坐而論道多空談 金磚峰會難起色

金磚峰會在廈門開幕,雖然中方竭盡全力當好東道主,但仍然難掩峰會的頹勢。各懷鬼胎之下,金磚峰會成為坐而論道的空談館,難有實效。

中印兩國在洞朗地區的對峙危機獲得解決,使金磚峰會最終得以順利進行,但由此折射出金磚峰會的脆弱性。中印兩國邊境爭議長達六十多年,至今仍然看不到解決的希望,這成為中印關係的致命軟肋。邊境上的風吹草動,隨時成為雙邊關係的災難,類似金磚峰會這樣的多邊會議便可能不歡而散。

宜改做法 注重利益

事實上,金磚峰會發展至今,已形成中國一枝獨秀,其他四國難以為繼的現象。中國作為世界最重要的經濟體,仍然金光閃閃,成色十足,而巴西、南非則陷入負增長、高通脹、高失業率的困境,經濟發展每況愈下;俄羅斯面對西方的經濟制裁,經濟結構轉型緩慢;印度因稅改、土地和勞動力改革失利,發展開始失速。這四國與其說是金磚,還不如說是泥磚,他們參與金磚峰會的目的,就是期望從中國獲得更多的利益,得到更大的貿易優惠。

這樣的態勢在今次峰會上已展露無遺。本次峰會,除了中國專門設立首期五億元人民幣金磚國家經濟技術合作交流計劃,以及向金磚銀行項目準備基金出資四百萬美元之外,其他國家個個如鐵公雞,一毛不拔。雖然峰會也發表了宣言,但這種大而化之,空洞乏物的說詞,難有真正的約束力。習近平強調,金磚峰會不是清談館而是行動隊,已清晰地點出了問題所在。

也正因為此,中方利用東道主之便,再額外邀請墨西哥、埃及、塔吉克斯坦、畿內亞和泰國五國參與,並簽署了一系列經貿大單,火熱場面與金磚峰會五國間的互動冷清,形成鮮明對比。事實上,假如沒有這五國的參與,今次廈門峰會定然會遜色不少。

中國近年來在多邊外交方面頻頻出擊,包括二十國峰會、金磚峰會、亞太峰會、上合組織等,領導人出席這些峰會疲於奔命。最關鍵的是,一些成員國在當中橫生掣肘,對中國暗中使絆子。以上海合作組織為例,自加上印度之後,這個組織便開始變味,新德里成為美國在這個組織的代言人,忠實執行華盛頓的南亞戰略,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粥。

中國外交要改變過往好大喜功的做法,更加注重實際利益,尤其是多邊外交時更應務實。今後與其將精力財力花在金磚峰會這樣的清談館,還不如辦好一帶一路峰會這類能夠為中國自己掌控,服務中國利益的多邊峰會。中國每年花在外交方面的資源不知凡幾,但撒胡椒面式的平鋪,既浪費又低效,倒不如集中精力做幾件精彩又有效率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