沽空印度正當時 不戰而屈印之兵

在中印對峙的關鍵時刻,印度股市如驚弓之鳥,國際大鱷虎視眈眈,沽空印度之聲不斷高漲。中國不妨推波助瀾,針對印度經濟的軟肋大做文章,實現不戰而屈印之兵。

印度這些年取得了巨大的經濟增長成就,是全球成長最快的新興經濟體之一。二○一六年印度經濟首次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六大經濟體。印度二○一四至一五年經濟增長率達百分之七點三,超越中國成為世界主要經濟體中成長最快的經濟體。經濟上的快速發展,讓印度朝野頭腦發熱,極端民族主義思潮氾濫,這次印方侵入中方邊境,便是這種自我膨脹的體現。

隨着經濟增長,印度股市指數屢創新高,尤其是代表印度金融風向的孟買敏感30指數更是大漲特漲,狂飆至三萬三千點左右的歷史高位,該指數包含了印度前三十大的股票,其總和佔印度股市約五成的市值。不過,正是因為指數不斷創造新紀錄,印度政壇或地緣政治領域的風吹草動,都會引發印度股市泡沫的爆破。

戰略規劃 差強人意

事實上,印度股市的上漲,完全是國際資本前兩年布局的結果,如今這些大鱷已賺得盆滿缽滿,現在是邊拉升邊出貨,更有一些大鱷瞅準機會,準備沽空一把,大發橫財,則中印洞朗危機,正是給了大鱷們一個套現沽空的時機。只要兩國一交火,印度股市的泡沫必然全面破裂,屆時億萬印度股民損失慘重,進而遷怒莫迪政府,引發政治危機,則中國亦可坐收漁人之利。

在這方面,美國是中國學習的樣辦。過往美國航母到了哪裏,美國的金融機構就會攻擊到哪裏,即便軍事上也許只是虛晃一槍,但金融上卻是真刀真槍實幹,所以美國航母與其說是一個戰鬥群,不如說是一台金融收割機。美國不管到世界的任何地方,無論打仗還是不打仗,金融上都能滿載而歸。美國的對沖基金、評級機構和媒體是其進攻性金融武器的三大撒手鐧,所到之處,無一不散發出致命的威脅。

相比之下,中國的解放軍還不是一支全球化的軍隊,中國金融業也還沒有成為一支全球化的非傳統武裝力量,因此在中國對外軍事行動的時候,金融機構也無法跟隨行動。這次中印邊境對峙,中國只是在軍事上穩步地排兵布陣,最後無論是否發生戰爭或衝突,也都是耗費巨大,同時還沒有更多的收益。但如果金融機構一早布局,與國際大鱷們協同作戰,必然可以在這一輪沽空印度的行動中大有斬獲。

中國作為一個崛起大國,除了培育硬實力之外,更要在如何施展軟實力方面下工夫。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雖然成立一年有餘,但戰略規劃等方面仍然差強人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