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復突變基因 或成遺傳病救星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科學家首次利用基因編輯技術,修復早期人類胚胎中導致心臟遺傳病的突變基因,健康胚胎率高達七成二,有望可應用在其他遺傳病領域,被視為重大突破。該研究於周三(2日)在英國權威科學雜誌《自然》上刊登,但卻同時引起「設計嬰兒」等道德倫理問題。

健康率大增 掀設計嬰爭議

研究由美國俄勒岡健康與科學大學教授米塔利波夫(Shoukhrat Mitalipov)領導,美國索爾克生物研究所、中國深圳國家基因庫及南韓基礎科學研究院亦有參與。

研究團隊利用一名患心肌肥厚症男子的精子與健康卵子結合,並使用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編輯胚胎中致病的突變基因。在五十八個胚胎中,有四十二個成功免去遺傳病,健康胚胎由原本預期的五成升至七成二。

研究團隊形容這次研究是一個重要里程碑及重大突破,指這技術可以應用在逾萬種由特定遺傳基因造成的病症上,包括卵巢癌及地中海貧血症等,令家族的遺傳病不再傳給下一代,而日後的基因編輯可更安全地完成。

雖然研究團隊胚胎於發展五日後,已停止實驗,但仍引起極大爭議。有專家警告,這種治療技術或導致設計嬰兒的出現,利用基因編輯技術改變嬰兒的外觀、身體能力甚至智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