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理謝里夫下台 巴軍方牢控政權

巴基斯坦最高法院日前褫奪總理謝里夫的國會議員資格,其後謝里夫自行辭去總理一職。

去年,謝里夫家族就被爆出擁有大量非法海外資產。今年四月,為調查謝里夫家族腐敗案,巴國最高法院成立調查委員會。近日,調查委員會向最高法院提交了相關報告,最高法院隨即開始審理謝里夫貪腐案。調查委員會提交的報告質疑謝里夫家族的財產來源,指謝里夫家族來自商業的所得不足以解釋其家族財富之多,包括他的繼承人、女兒瑪麗亞姆在內的子女,也被指控簽署偽造文件,掩蓋倫敦豪華公寓的所有權。

最高法院五名法官一致通過以「不坦白及不誠實」為由,取消謝里夫的國會議員資格,從而令他不能再擔任總理。法院又要求國家問責調查局立案調查謝里夫及其子女是否貪污。這是謝里夫第三次未完成任期就被拉下台。

第三次未完成總理任期

謝里夫曾於一九九○和九七年兩度出任總理,但均未完成任期,九三年因涉及貪污罪被革職,九九年又在軍事政變中被推翻。二○一三年他在大選中獲勝,第三度當選總理,如今任期未滿又再下台。

從最高法院的調查情況看,謝里夫家族應有貪腐行為,否則最高法院不會輕易作出這個裁決,謝氏也不會如此順從接受裁決。然而,貪腐只是謝里夫下台的表層原因,根本原因還是他與軍方利益發生衝突。

謝里夫的命運是巴基斯坦政治的縮影。在巴國,軍方永遠在背後控制國家權力,軍方有時選擇與自己利益相一致的代言人出任總理,如果沒有合適的代言人,軍方人士就會直接走上前台。如果軍方認為總理與軍方利益不一致,便會毫不猶豫將其趕下台。

謝里夫是巴國平民政治的代表,與軍方利益發生衝突便成為必然。在其第一任總理期間,便接連與三位陸軍參謀長發生衝突;第二任總理期間,更是被軍方發動政變直接趕下台,驅逐出國,流亡數年。如今,雖然巴國經濟發展迅速,恐怖主義事件大幅度減少,但謝里夫仍然要下台,這是謝里夫個人的悲劇,也是巴國的政治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