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質遭殺害 一帶一路風險多

極端回教組織「伊斯蘭國」(IS)近日聲稱殺害了兩名上月在巴基斯坦被綁架的中國公民。這宗血案說明,「一帶一路」推行並不是請客吃飯,也不是做文章,不能文質彬彬、溫良恭儉讓,必須警鐘長鳴。

中巴經濟走廊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示範工程,但也是風險巨大的工程。這條經濟走廊不僅要經過有獨立意向的巴國俾路支省地區,還要垮越複雜的喀什米爾地區,既面臨巴國內部的極端勢力威脅,又遭到塔利班武裝的恐嚇,還受到印度的極力阻撓。可以說,這條經濟走廊從起步開始就步履維艱。

雖然巴國總體上對華友好,但由於時局不穩,有關針對中資的襲擊卻是此起彼伏。二○○五年,恐怖分子以火箭彈襲擊中國在瓜德爾附近的工地。○六年有中國工程師在當地遇襲,三人死亡。而以「俾路支解放軍」為首的分離武裝,更在去年十月宣布針對中國企業展開襲擊,至今造成中企當地僱員至少四十四人死亡。為此,巴基斯坦當局專門向該省部署一萬五千名士兵,以保衞中資機構安全。但防得了一時,防不了一世,而且常年重兵保護,經濟代價極其高昂。

安保工作 刻不容緩

中國在巴基斯坦的遭遇,是一帶一路戰略的縮影。事實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中,極少有政局穩定、法治健全、治安規範的國家,很多面臨戰火、恐怖主義以及地緣政治之爭的威脅。比如,菲律賓有南部叛亂,印尼有伊斯蘭國分支機構的肆虐,馬來西亞有穆斯林族群與華人族群之爭,泰國有南部的伊斯蘭分離勢力,緬甸有地方割據武裝,斯里蘭卡有伊斯蘭極端勢力重災區。凡此種種,不勝枚舉。

中國在這些國家投資,面臨各種各樣的風險,既有可能政局突變,剛上台政府全盤否定上屆政府的決定,也有環保人權組織及其幕後組織者的敲詐勒索,還有武裝組織赤裸裸的襲擊。中國若不能做好風險管控,投資很可能竹籃打水一場空。

巴基斯坦這宗血案說明一帶一路的安保工作刻不容緩,但中方無論在頂層設計還是操作層面都缺乏部署。早前北京召開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迎來送往很熱鬧,談項目說合同不亦樂乎,卻沒有組織一個安保分論壇,就相關風險進行研討,豈不是怪事一樁?

另外,中國在外投資愈來愈多,但安保力量建設卻遠遠跟不上。美國的黑水公司固然臭名遠揚,但這家公司在美國海外利益保護方面卻頗有成就。中國每年有那麼多退役軍人,為何就不能組建幾個有戰鬥力的海外保安公司呢?中國利益日漸全球化,挑戰也是全球化,但在很多問題上後知後覺,只有出了事交了學費,才會恍然大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