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試採可燃冰 全球能源大變局

中國首次海域天然氣水合物(可燃冰)試採成功,中共中央、國務院為此專門發出賀電。作為能源開採史上的劃時代事件,中國此舉很可能改變全球能源格局。

眾所周知,中共中央、國務院這兩大權力機構聯名發賀電,歷來是非同小可之事,諸如第一枚原子彈、氫彈成功爆炸、第一艘核潛艇下水、第一顆人造衞星上天、第一次載人飛船發射成功,具有全局性的重大突破,才會讓這兩大機構聯名發賀電,而今次可燃冰開採也是如此。

可燃冰是分布於深海沉積物或陸域的永久凍土中,由天然氣與水在高壓低溫條件下形成的類冰狀結晶物質。因其外觀像冰一樣而且遇火即可燃燒,所以又被稱作「固體瓦斯」、「氣冰」。燃燒後,可燃冰僅會生成小量的二氧化碳和水,污染比煤、石油、天然氣小很多,但能量卻高出很多。比如,一輛使用天然氣為燃料的汽車,一次加一百升天然氣能跑三百公里的話,那麼加入相同體積的可燃冰,這輛車就能跑五萬公里。

蘊藏豐富 潛力巨大

正是因為可燃冰無污染、高效能的特點,被科學界視作石油、天然氣的接替能源。但因絕大部分埋藏於海底,所以可燃冰開採難度十分巨大。目前,日本、加拿大等國都在加緊對這種未來能源進行開採嘗試,但都因為種種原因未能實現或未達到連續產氣的預定目標。

中國這一次可燃冰試採成功,不僅表明中國天然氣水合物勘查和開發的核心技術得到驗證,也標誌着中國在這一領域的綜合實力達到世界頂尖水平。這是繼美國引領頁岩氣革命之後,由中國引領的天然氣水合物革命,將會推動世界能源格局的改變。據估算,在世界各大洋中,可燃冰總資源量相當於全球已知煤、石油和天然氣總資源量的兩倍。中國可燃冰遠景資源量超過一千億噸油當量,潛力巨大。

隨着可燃冰開採的產業化運用進一步推進,中國不僅有望徹底實現能源自給自足,而且通過壟斷性技術,一舉佔據全球能源供應格局的制高點,改變現有的地緣政治,同時中國又可以推進產業革命,實現經濟快速發展。從某種意義上說,可燃冰成為中國大國崛起的強大助推器,中國科學家功不可沒。

隨着中國國力增長,對科技投入日益增加,近年來科技突破也呈現井噴之勢,除了可燃冰開採,早前公布的量子電腦試驗成功,也是中國領先世界的一大突破,這項技術為中國率先進入量子時代奠定了基礎。中國目前雖然沒有諾貝爾科學獎獲得者,但隨着中國科技迅猛發展,獲獎是遲早的事,即使西方國家以意識形態劃線,也無法阻擋中國科學家的步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