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近來對華小動作頻頻,既拿達賴說事,又在雙方爭議地區興風作浪。對於新德里的這些挑釁,北京不妨冷靜觀察,後發制人,關鍵時刻打其七寸,制其要害,使其不敢如此猖狂。
繼邀請達賴竄訪藏南地區,印度國防秘書長莫漢與該國任命的藏南地區首席部長等官員會晤,討論在達旺和德讓宗這兩個靠近實際控制線的城鎮增設「前沿着陸場」。此外,有印度媒體建議將中國駐印大使館門前的道路改為達賴大道,以此羞辱北京。
印度這段時期的表現,就像一個被拋棄的怨婦,為了吸引對方注意,不時通過摔東西、爆粗口來發洩不滿,但又不敢出手打人。新德里之所以如此,主要是中方之前拒絕印度加入核供應國集團。該集團是一個擁有四十多個成員國的組織,控制核貿易和敏感技術。印度一直爭取進入這個高級俱樂部,但中國認為印度還沒有簽署《不擴散核武器條約》,擋下了印度的申請。
中國也拒絕了中止中巴經濟走廊的無理要求。印度認為,中巴經濟走廊經過喀什米爾地區,侵犯印度主權。事實上,這只是一個藉口。印度擔心中巴經濟走廊形成後,巴基斯坦經濟實現騰飛,綜合國力大幅增長,在與印度的競爭中後來居上,威脅印度。所以,新德里從一開始就利用各種手段破壞中巴經濟合作,但中方對印方的非分要求斷然拒絕,認為新德里無事生非,不安好心。
儘管印度挑釁不斷,但對華的影響有限,最多只算是肢體之患。事實上,印度對華可打的牌非常有限,難有作為。從軍事上看,印度的武器從美俄法等國採購,有些武器的性能比中國優良,但整體作戰實力卻大為遜色。從外交上看,中國掌握聯合國安理會否決權,印度要想「入常」,必須中國同意。而中國還可以打尼泊爾牌、打印度反政府武裝牌,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
新德里對華戰又無膽,和又不甘,陷入難以自拔的泥潭。在此情況下,中方應保持戰略定力,一邊冷靜觀察印度出牌,一邊瞄準其軟肋,在關鍵時刻出手。當年中印邊界自衞反擊戰前,印度時任總理尼赫魯也是極其囂張,但中方堅決出兵,一仗打出幾十年的和平。以中方現在鬥字當頭的國策,印度愈是進逼,中國的反彈就會愈大,而且中國手中掌握的牌更多,印方若一意孤行,很可能吃不了兜着走。
在西方國家力捧之下,印度不少人認為可以比肩中國,但事實上,雙方實力根本不在同一個層次。印度若不能解決好弱中央、強地方的格局,其所謂的大國雄心只是一廂情願。對於印度這樣的國家,中國只要守住邊境,保持高壓態勢,印度根本鬧不出花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