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特朗普上任滿月,但內閣拉雜成軍,不僅成員尚未全部到位,內部的決策體系更是一片混亂。特朗普內憂外患,在短時期內恐怕難有作為。
特朗普出台的諸多政策,都打破過去的決策程序。比如,禁穆令沒有經過司法部的論證,直接由白宮發布,結果引發司法系統的強烈反彈;特朗普要改變美國傳統的「兩國共存」以巴政策,國務卿蒂勒森似乎成為局外人,特氏在會見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時,國務院沒有官員在場。諸如此類的亂象,說明特朗普政府還沒有建立一套高效規範的決策體制,各部門之間還在亂打仗。
之所以出現這種亂象,主要是特朗普採取公司制與家族制的方式治國,在他身邊的家族成員及親信顧問形成一個封閉的小圈子,在內部發號施令,同時對傳統的官僚體制抱以巨大的懷疑與不信任,不願吸收與分享有關決策訊息,導致很多政策一推出便成眾矢之的。
另外,由於各部門都在組建過程中,特朗普政府的成員為了爭取部門利益,也使出渾身解數。以特朗普的首席策略師班農為例,不僅自己列席國家安全委員會,還將手伸向貿易委員會、國務院等部門,儼然成為影子總統。
在對外政策方面,國防部長麥提斯、國務卿蒂勒森和總統首席策略師班農之間已形成三駕馬車之勢,到底以誰的意見為主,至今仍無法看出端倪。而在經貿政策方面,財政部與白宮國家貿易會議之間也是勢同水火。面對這些桀驁不馴的下屬,特朗普似乎也無計可施。
以往美國總統上任,都盡可能短時間內安排人事,組建機構,然後團結一致施政。但特朗普外有民主黨的羈絆以及主流媒體「找碴」,內有親信之間的爭權奪利,特朗普則熱衷於與媒體打口水仗,完全沒有一國之尊的樣子。內憂外患之際,白宮已成為全球媒體的笑料來源。
「政令不出白宮」成為這一階段美國政治的主要特點,特朗普若短期內未能扭轉局面,很快就會被媒體打上「無能昏庸」的烙印,屆時再要改變形象,恐怕為時已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