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體制大改革 陳吉寧力爭上游

環保部部長陳吉寧上任之後,大刀闊斧進行改革。這位嶄露頭角的政治新星,如果在綠色生態領域及清除污染問題上做出令人矚目的政績,在明年十九大上或許會有出人意料的表現。

中央日前印發《關於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制度改革試點工作的指導意見》,正式提出調整市縣環保機構管理體制。省級環保廳(局)黨組負責提名市級環保局局長、副局長,會同市級黨委組織部門進行考察。這一《意見》的下發,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環保部門「對誰負責」的問題,讓「無牙老虎」環保部變成強勢部門。

陳吉寧上任後動作頻頻,從約談環保排名較後的地市主官到大規模派督查組監督履職,再到加大對生態市縣的考評力度,改革力度及廣度讓人印象深刻。這位環保少帥向制約工作的頑疾動刀子,其政治手腕完全不像書齋出身的官員,其治污思路切中時弊。

貪官氾濫 難以治污

過去十幾年,中國實行掠奪式發展,空氣、土壤、水源全面惡化,這既涉及當局決策失當,更與環保官員失職貪腐有關。「經濟發展要上,環保要適當讓一讓」,很多地方政府出於地方保護主義和畸形的政績觀,給污染企業大開綠燈,變相提供保護。地方官員急功近利,只要經濟發展上去,實現升官發財,哪管百姓死活。

在中國很多地方,環保部門已成為縱污護污的急先鋒。事實上,不少地方環保局局長的烏紗帽甚至是由污染企業出錢買來的,在福建、江蘇等地,一些污染企業出重金搞定地方書記、市長,然後將自己的代理人推上環保局局長之位。這些人上台後,只會千方百計維護污染企業的利益,又怎會為老百姓主持公道,對子孫後代負責?

欲治污先治官,欲治官先立規。中國污染問題難以遏止,完全是因為貪官氾濫。如果不斬斷貪官的黑手,將權力關進籠子,接受百姓的監督,神州大地的環境問題就無法實現根本性好轉,生活在這片土地上的中華民族不可避免地成為東亞病夫,最終在慢性屠殺中走向滅亡,大國崛起只能是一場春夢。

中國環保的體制性與機制性問題已經很清楚,只是官員敢不敢承擔,想不想有所作為。陳吉寧從清華大學校長升至環保部部長,以霹靂手段進行改革,正是抓住了要害。陳吉寧現年五十二歲,他從正廳級到正部級僅僅花了三年時間,屬於超常規提拔,而且這三年都在習近平任內。由於習近平的清華大學學歷背景,再加上清華大學前黨委書記陳希擔任中央組織部常務副部長,陳吉寧的前景被外界看好,甚至認為是習近平眼中的接班人選之一,但能否夢想成真,還看造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