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起施行的A股熔斷機制,在市場的爭議聲音中還沒活過一周就被叫停。中證監拍腦袋決策,拍胸脯保證,拍大腿後悔,朝令夕改,淪為國際大笑話,億萬股民成為他們玩弄的小白鼠。
證監會新聞發言人稱,熔斷機制不是市場大跌的主因,但從近兩次實際熔斷情況看,相關機制不僅沒有達到預期效果,反而有一定的「磁吸效應」,即在接近熔斷閾值時部分投資者提前交易,導致股指加速觸碰熔斷閾值,起了助跌的作用。證監會稱「權衡利弊,目前負面影響大於正面效應」,早知如此,何必當初呢?
想當初,證監會引入指數熔斷機制時,口口聲聲此機制能為市場提供「冷靜期」,避免或減少大幅波動情況下的匆忙決策,保護投資者特別是中小投資者的合法權益;抑制程序化交易的助漲助跌效應;為應對技術或操作風險提供應急處置時間。但現在看來,這都是一派胡言,根本是證監會官員躲在辦公室裏想出來的「玩意」。
更不可思議的是,證監會官員稱熔斷機制是一項全新的制度,「在我國沒有經驗,市場適應也要有一個過程,需要逐步探索、積累經驗、動態調整」。官老爺動動嘴,企圖一句「總結經驗」,就將事件掩飾過去,殊不知股民可能傾家蕩產,家破人亡。一月四日與七日,內地股市總共交易了一百五十五分鐘,上證指數下跌近五百點,市值縮水了六萬六千億元,平均每個投資者虧損十萬元。這是多麼慘痛的教訓!
中國股市為何暴漲暴跌?中證監才是真正元兇!他們的政策朝令夕改,隨意踐踏自己訂的規則,股市低迷時大力發放槓桿,造成股市暴漲,然後又大力去槓桿,製造暴跌,嚴重干擾正常的市場秩序。試問,這是市場經濟嗎?二十多年來,中國股市一直停留在政策市,這些都是證監會一手造成的!
嚴厲的管制從不會導致股市暴漲暴跌,政策的朝令夕改和朝三暮四永遠是股民錢包的最大敵人。眾所周知,一項政策的出台要經過極其縝密的論證,要有數據模式進行分析,要有可行性與不可行性的評估,要有市場多角度全方位的聽證,更重要的是要有市場一致性,有投資者的廣泛支持與認同。遺憾的是,證監會認為這些都不重要,有權力就可以任性,政策的出台極其隨意。以新股發行審核制度,發審委立了撤、撤了立。到底是立還是撤,一時風一時雨,公信力何在?中國股市已是體量龐大的博弈場,各方博弈者極其複雜多變,管理層必須有出眾的專業能力與高度廉潔的操守,但現在的中證監卻是庸官與貪官的大本營,股市怎能不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