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美國之後,中國便拉開了外交繁忙季的帷幕,一系列國事訪問次第展開。領導人固然東奔西跑,分身乏術,而那些隨從的部長等官員恐怕也是叫苦連天。
繼對美國、英國進行國事訪問後,習近平還將對越南、新加坡進行國事訪問,隨後還要參加在菲律賓舉行的亞太峰會,之後又要到法國參加世界氣候元首峰會,然後到土耳其進行國事訪問。在國內期間,則要接待德國總理默克爾,以及作為東道主,進行中國與中東歐國家的對話峰會。在短短兩個多月內,進行十多場高級別外交訪問,縱橫地球東西幾十萬公里,當中的強度與密度,都創下了歷史之最。
其中,既有中國領導人的出訪,也有外國政要來華;既有國與國之間的雙邊對話,也有國際性的多邊外交活動;既有國家元首、政府首腦直接的接觸,也有外長、防長等具體領域的交流;既有與周邊國家的聯絡,也有大國之間的磋商,顯示中國全方位外交活動的熱絡。
以往中國外交秉持韜光養晦,關注內政為主,領導人雖不時出訪,但沒有如此高的頻度。隨着中國國際地位的顯著提升,中國外交的影響力也愈來愈大,尤其是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奧巴馬、俄羅斯總統普京一起,並列為國際舞台最有影響力的三大巨頭,中國外交的舉手投足都可能引發國際間的蝴蝶效應。早前中國決定人民幣貶值,引起國際資本市場大震盪,東南亞一些國家的外匯儲備甚至損失一半以上。在這背景下中國領導人出訪或者歡迎他國領導人來華,只會日益頻密。
國家主席的國事訪問團,除了習近平,還包括中辦主任栗戰書、中央政策研究室主任王滬寧、國務委員楊潔篪、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劉鶴、外交部部長王毅、國家發改委主任徐紹史、商務部部長高虎城、財政部部長樓繼偉等人,這些部長幾乎每次都跟隨專機一起行動,與習近平形影不離,問題是,這些部長長期在外隨訪,相應部委在國內的政事又如何決策拍板呢?又怎麼有時間對本部門、本系統工作進行深入調研呢?
中國在快速崛起,但很多決策體制與機制仍然停留在二十年前,缺乏與時俱進的改革,尤其外交體系更是如此,每每進入繁忙季節,就搞疲勞戰術,從上到下全部撲進去,個個叫苦連天,這顯然不符合中國大國戰略。事實上,中國外交逐漸從韜光養晦、畫地為牢的教條中走出來,邁向有所作為新台階,整個決策體系與運行機制需要相應調整,包括國事訪問的規模、規格、數量,都要有相應的標準,不能拍腦袋隨便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