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意大利巨匠達文西以朦朧畫法(sfumato),畫出名作《蒙娜麗莎》那抹「難以捕捉的微笑」,至今仍為人津津樂道。英國設菲爾德哈勒姆大學及新特蘭大學的研究發現,達文西另一幅較早期的作品《美麗的公主》(La Bella Principessa)亦用上相同手法,從而解構達文西如何製造假象,畫出這抹顛倒眾生的微笑。
《美麗的公主》早見於十五世紀,達文西於兩幅畫均用上朦朧畫法,藉巧妙混色削弱觀眾的外圍視覺,因而可看到畫中人的嘴,隨不同觀看角度改變。例如當直望《美麗的公主》時,會看到其嘴角向下傾斜;但當視線集中在嘴巴以外的地方時,卻會覺得畫中人嘴角勾起,成了一個僅能間接目睹的笑容,就像《蒙娜麗莎》一樣。
研究員又找來多名志願者進行實驗,發現在較遠距離欣賞《蒙娜麗莎》及《美麗的公主》,畫中人看上去笑得較開心,並指他們是以嘴部判斷畫中人表情。研究員相信,達文西或在早於一四八三年的畫作《岩間聖母》(Virgin of the Rocks),已有運用朦朧畫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