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強推國安法 中日關係視等閒

由於安保法案遭遇國會內外強烈反對,日本首相官邸傳出消息,安倍可能不得不放棄九月訪華計劃。而中國外交部部長王毅日前在回應有關提問時亦表示,從來沒聽說安倍九月訪華這件事,此事不在日程上。兩相對照,基本可以肯定安倍九月訪華計劃告吹了。

隨着中國九月三日紀念抗戰勝利七十周年的臨近,外界愈來愈關注那些同中國有領土衝突和外交爭議的國家首腦會否到北京出席活動。特別是安倍,日本作為七十年前的侵略國和加害者,首相來華訪問並出席相關活動,即使不是在九月三日日本投降這一天,也具有很大的象徵意義。故中國外交部副部長在前不久陪同習近平訪俄之際,向外界放出風聲,中國已向日本政府發出邀請,而安倍本人及其幕僚為改善中日關係,特別是為了促成第三次同習近平的會談,也有意在九月訪華,並派其親信前往北京協調此事。當時輿論猜測,安倍將會避開九月三日而於翌日訪華,以免受到國內右派批評。

然而,正所謂計劃趕不上變化,鑑於安倍政權在國會強推新安保法不得人心,引發民意大幅度反彈和抗議,其支持率首次低於不支持率,為全力確保九月底在國會通過安保法案這個大目標,不再節外生枝,安倍已傾向「棄卒保車」,放棄訪華計劃。

放棄訪華 棄卒保車

安倍政權的做法是典型的以內政犧牲外交,也反映了他發展對華關係處處從其個人政治得失來考慮,而非建立在日本的未來前途上,更不是着眼於中日關係大局。從上述外媒報道的用詞來看,安倍政權把放棄訪華計劃看作「棄卒保車」,以免「節外生枝」。換言之,中日關係對安倍政權來說只是「卒」,安保法案才是「車」,為了安保法案順利過關,中日關係是可以犧牲的,事實上,日本首相府有關官員也是這麼表述的。

根據媒體引述安倍親信的話,為顧及中日關係,安倍政權在強推安保法案時,起初是藉口北韓導彈威脅,絕口不提中國,但在法案遭遇大規模抗議,其支持率不斷下跌後,安倍才不得不宣傳令輿論容易同意的「中國威脅論」,包括犧牲訪華計劃也在所不惜,甚至在七月二十八日的國會答辯中親自批評中國。據悉,安倍這樣做是要中國收回對其訪華邀請,從而把不能訪華的責任算在中國頭上。安倍政權的這個算盤不能說打得不精。

民主國家領導人討好選民,無可厚非,但安倍政權在訪華一事上過於精明的舉措,也顯示出安倍機會主義的政客本色。中國有句俗語說得好︰聰明反被聰明誤。它也提醒中國,與安倍這種兩面三刀的政客打交道,還是要多個心眼,免得被其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