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臘公投否決債權人救助方案,「誰是膽小鬼遊戲」哪方取勝變得明朗化,希臘總理齊普拉斯挾民意再踏談判征途,奈何「大後方」因希臘實施資本管制起火,限制民眾提款衍生的社會經濟問題,讓朝野窺見棄用歐元是何光景,面對「沒有最壞只有更壞」的困局,民意出現微妙變化,這相信是促使齊氏放下國家尊嚴、向債權人「跪低」的主因。
齊氏趕及在限期前提交新的方案,爭取債權人實施第三次救助行動,希左聯一度列作「無得傾」的削減退休金和加稅措施,成為新方案焦點,如調升退休人士醫療供款、承諾「懲罰」提早退休人士,希左聯揚言廢除的物業稅有效期延至明年底,並按債權人要求調升奢侈品稅和企業稅,逐步取消希左聯力捍的「希臘小島稅務寬免」。
薩馬拉斯政府年初不敵希左聯下野,當時擔任外長的社會黨人韋尼澤洛斯火上添油,公開要求齊氏收回「上屆政府無能」的批評。齊氏公投後轉軚應否「認衰」?一方面,他上台後像薩馬拉斯政府一樣束手無策,未能促使債權人讓步,另方面,齊氏至少嘗試過衝擊債權人底線,無功而還是否非戰之罪有待商榷。
法國總統奧朗德聯同總理瓦爾斯力挽狂瀾,頂住歐盟反對救助希臘陣營的壓力,齊氏主動讓步立刻獲法方送上祝福,因資本管制陷入絕境的希臘民眾,將齊氏的退讓視為出賣國家的懦夫行徑,抑或是犧牲小我的救國行動,實在難說。
無論如何,奧朗德無視法國左派激進勢力苛責,大讚齊氏交出的方案「可信」和「認真」,與形容希臘公投燒毀「對話橋樑」的德國唱反調,若希臘最後仍然「失救」拿不到新一筆貸款,奧朗德勢遭受沉重政治打擊。
面對收容船民爭議和英國脫歐公投,德法一直共同進退,奧朗德被希債問題絆倒,德國總理默克爾能獨善其身嗎?歐洲一體化列車由德法雙引擎並聯推動,奧朗德押重注調停希債危機,默克爾受制於國內巨大政治阻力,相信也要奉陪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