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代近期雷厲風行對央企進行反腐整風,同時進行人事大清洗,大批官員退休。一系列清理整頓,顯然是為進展緩慢的國企改革掃清障礙。
十八大以來有六名副部級央企高管被調查,包括華潤集團原董事長宋林、香港中旅集團原總經理王帥廷、中國鋁業公司原總經理孫兆學、中國第一汽車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徐建一、中國石油天然氣集團公司原總經理廖永遠和中國石化總經理王天普,廳局級央企被調查的主管則高達上百人。
隨着對央企巡視力度的加大,更多腐敗央企高管將露出原形。據接近國資委人士分析,新一輪國企反腐中,上市公司有可能成為巡查重點。根據中紀委安排,今年將全面開展專項巡視,要求定點突破,針對一件事、一個人、一個下屬單位、一個工程項目、一筆專項經費開展巡視。這表明反腐不會停留在集團公司層面,央企下屬上市公司的要害崗位、要害人員都將成為巡查重點。
在棒打共和國長子的同時,相關人事調整也正不斷進行,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一汽集團、東風汽車集團的一把手悉數換人,除中海油董事長楊華是從本集團升遷外,其他都是異地空降。第五代期望通過挖牆腳和甩石頭,打破既得利益集團板塊。
眾所周知,經過歷次國企改革,現在央企都是巨無霸式大型國企,資產動輒上千億元,而且還壟斷某些關係國計民生的行業。按理,央企應該發揮為國保值增值、還利於民的作用,然而遺憾的是,部分央企負責人化公為私,國有資產如烈日下的冰棒迅速消融。
儘管社會各界對國企改革呼聲日趨強烈,但改革進展卻相當緩慢,一個十分重要且不容迴避的因素是,國企腐敗蔓延勢頭依然未得到有效遏制,使得改革難於順利推進。央企腐敗風氣屢禁不止,根源在於一些掌控公權力與公共資源的官員和國企高管壟斷資源配置權力,而為維護其權力尋租空間,必然對改革採取負隅頑抗的態度,千方百計拒絕將資源配置權力還給市場。
一個突出體現是在國企現代企業制度建設上。過往多年,為數不少的國企建立起股東會、董事會和監事會,但一些央企負責人大權獨攬、獨斷專行,有的大搞集中制、家長制、一言堂,致使這些機構形同虛設,改革發展的成果付諸東流。不僅如此,腐敗之風還滋生各種潛規則,不僅提高企業交易成本,而且降低國民經濟發展效率與質量,扭曲公開、公平、公正的市場競爭與交易秩序,助長劣幣驅逐良幣的歪風邪氣。第五代對央企的一系列動作,就是要搬除改革障礙,為下一步央企整合打下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