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場再湧下海潮 大眾創業又其時

北京近期大力鼓勵大眾創業,允許科研機構、高校人員下海創業,期間可以保持兩年的人事關係。隨着第五代反腐整風力度愈來愈大,不少官場中人覺得束縛愈來愈大,開始轉換「跑道」投身市場,新一波的官員下海潮再次湧動。

由去年開始,從中央到地方,官員辭去公職下海經商的報道從未間斷:國家質檢總局新聞發言人陳熙同、廣州市蘿崗區政府副區長王建新、杭州金融辦副主任俞勝法、湖南益陽市政協副主席陳延武、合肥前市委辦公廳主任周大躍、中國證監會辦公廳副主任江向陽、上市公司監管部副主任周健男、證監會創新業務監管部副主任王歐,一大批官員辭職走向商場。

在此之前,中國經歷過兩波官員下海潮。九二年鄧小平發表南方談話:「膽子要大一些,敢於試驗,看準了的,就大膽地試,大膽地闖」;「要抓住時機,發展自己,關鍵是發展經濟,發展才是硬道理」。這不僅正式確立了中國市場經濟改革的取向,也為當時的社會精英參與社會、發揮才智和熱情指明了出路。

簡政放權 鼓勵創業

當時全國至少有十萬名黨政幹部下海經商。如今,他們中的佼佼者已成為中國最顯赫的商界精英。比如,當時在國家體改委任處長的馮侖、國務院政策研究室處長毛振華等,目前都已成為億萬富翁。日後他們被人稱為「九二派企業家」。第二波官員下海潮是中共十六大前後,當時中國剛剛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整個國家生機勃勃,到處充滿了機會,再加上世界高科技革命方興未艾,創業創新成為時代的主題,一大批官員此時毫不猶豫地投奔商海,隨後在地產、礦產以及互聯網創業中賺得人生一大桶金,財富量級遠遠超過了如今尚在官場的同事。

而今次第三波下海潮,也有特定的歷史背景。一方面第五代鐵腕反腐整風,壓縮官場的灰色空間,習近平就曾公開要求 「要當官就不要發財;想發財就不要當官」,公務員的各種收入以及出國(境)、用車、招待等隱形福利也遭到了進一步的嚴控和削減。而近年來漸進推行的養老、醫療改革等社會保險類改革,也不斷「蠶食」或拉平了公務員群體優渥的特權和福利,但政治責任和外界壓力又在加大,公務員飯碗的含金量不斷下降。另一方面,政府又不斷簡政放權,不斷取消審批制,鼓勵各界創業創新。

官員群體通常對政治氣候和社會環境變化保持着異常敏銳的觸覺。可以想像,當整個制度體系和社會土壤出現了更加適宜於營商和創業的環境時,中國官員群體的又一波下海潮自然會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