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任逾四分之一個世紀的蘇丹總統巴希爾,以逾九成得票勝出月中總統選舉,獲得新一個五年任期,他領導的全國大會黨因反對派杯葛,輕鬆拿下國會七成半議席。有學者認為,巴希爾礙於國內經濟困局,與反對派和解勢在必行。
南蘇丹一一年公投脫離蘇丹自立門戶,由於原蘇丹境內三分之二油田被分割出去,巴希爾政權收入銳減逾七成。國際能源價格急滑,加上南蘇丹前年起爆發的種族衝突覆水難收,該國石油產量大跌一半,蘇丹政府從南蘇丹能源出口分得的利益大減。
蘇丹政府負債已突破四百億美元水平,該國償債能力備受質疑。有學者認為,巴希爾政府惟今之計是爭取注銷債務,當局想獲得國際社會祝福,與反對派修好勢在必行。說有關論述一廂情願,原因有二。
巴希爾涉在達爾富爾地區干犯戰爭罪行,遭國際刑事法庭通緝。達爾富爾問題未解決,成為巴希爾與西方之間一根大刺。巴希爾爭取削債勝算有限,為博取西方好感與反對派修好,隨時是自作多情。
更重要的是巴希爾並非窮途末路,暫無需要自毀長城。沙特軍事介入也門南北分裂危機,擺出抗衡伊朗陣勢,巴希爾一改以往親伊朗路線,夥埃及力撐沙特,不排除派地面部隊支援。
巴希爾此舉有兩重意義,對本國選民來說,就是「選巴希爾得海灣富國慷慨經援」。對美國政府來說,就是「巴希爾是埃及的好朋友。」
埃及與處尼羅河上游的埃塞俄比亞,近年就興建水壩問題鬧得頗不愉快,埃及擔心埃塞俄比亞截水自用,令流入埃及境內的尼羅河水量大減,打擊該國農業生產,兩埃為此爆發軍事衝突,非華府樂見之事。
蘇丹喀土穆是尼羅河兩大支流進入埃及前之匯聚點,在巴希爾調停下,兩埃上月簽署合作協議,和平化解河水使用爭端踏出重要一步。埃及是美國袒護以色列外交部署之基石,巴希爾在也門問題上與埃及共同進退,想要凸顯的是,他的起落足以左右埃及安穩,提醒華府勿輕舉妄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