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同存異掛嘴邊 中朝分歧公開化

中國駐北韓新任大使李進軍日前會見北韓最高人民會議常任委員長金永南時,表示「中方願同朝方一道共同努力,相互尊重、平等相待、求同存異、合作共贏,推動兩國關係持續健康穩定發展」。這是中方首次在中朝雙邊關係上使用「求同存異」一詞,折射出中朝分歧已公開化,兩國的血盟關係愈來愈淡。

過去十多年,中朝關係一直微妙。胡錦濤時代,中國曾用「悍然」一詞批評平壤進行核試。第五代上台後,中朝關係更是每況愈下,金正恩上台三年多,雙方最高領導層至今沒有實現互訪。北韓去年以來的外交極其活躍,包括全球外交、聯合國外交、政黨外交、體育外交、文化外交、周邊外交等,但金正恩始終沒有推動中朝高層往來,他更將俄羅斯當作自己外訪的首訪國,充分顯示其對華的不滿。

另一方面,中共第五代在配合美國對朝制裁方面,也邁出重要步伐,不僅清查北韓公司在華的銀行帳戶,對朝石油出口亦逐漸縮減,還收緊兩國邊貿交易。至於眾所矚目的亞投行籌建,中國也沒有邀請平壤參加。如果說,中共第四代對制裁北韓是三心兩意,裝樣子給美國看,那麼第五代對北韓的制裁則是主動加碼,真正對平壤施壓。

互相猜疑 與日俱增

造成這種狀況的癥結在朝方,關鍵是金正恩不肯棄核,而這恰恰是中方的底線。北京多次表明堅決反對北韓擁有核武,當務之急是盡快重啟六方會談。言下之意,平壤只要表達棄核意向,並參加六方會談,中朝關係可以立刻改善,平壤被孤立的處境也會有所好轉。但對平壤來說,核武是國家安全的守護神,豈肯輕易言棄?同時,平壤對六方會談也設置了障礙,意圖以有核國家身份參與,並想繞過北京,與華府建立直接聯繫管道。凡此種種,都讓居中斡旋的北京尷尬。

相對於中朝關係的冷淡,中韓關係卻愈發親密。南韓總統朴槿惠向習近平提出的諸多要求,中國都是特事特辦,小事大辦;中韓還簽署自貿協定,在聯合對日問題上亦有相當默契。可以預見,中朝已不能回復到過往親密無間的血盟關係,雙方的猜疑與不信任感與日俱增,今次中方提出「求同存異」,表明對兩國關係有了新定位。一般情況下,中國與美國、日本等有較大分歧的國家,才會用「求同存異」一詞。

近年,中國不斷調整對外政策,一切以國家利益為依歸,意識形態考量愈來愈少。中朝過去雖然是鮮血凝成的友誼,但這種歷史友誼在現實利益面前早已黯然失色。平壤若沒有端正認識,一味意氣用事,兩國關係只會進一步惡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