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五月舉行的俄羅斯二戰七十周年紀念活動上,外界普遍預期中朝兩國首腦將借這個場合實現首次會晤,以打破雙方僵局。然而如今看來,外界的這一預期有可能落空。
主管歐亞地區事務的中國副外長程國平日前表示,中方一直致力推動中朝關係健康發展,但是否與北韓領導人在俄會晤「將看具體情況」決定。程國平的回答雖未直接表示兩國領導人不會在俄會晤,但顯示的訊號耐人尋味,簡單地說,就是中方對金正恩上台以來疏遠中國的作為不滿,金正恩想同習近平會談,要看他在未來兩個多月的表現。
金正恩今年一月剛結束對乃父三年的守孝期。如果說此前中朝首腦沒有會晤受這一因素影響的話,那麼在守孝期過後,權力也得到鞏固的金正恩按慣例應把首訪選在北京,以修復因朝核問題和處決張成澤而惡化的兩國關係,畢竟北京目前仍是平壤最重要的援助和依靠對象。
事實上,近期兩國關係似乎有好轉迹象。北京在金正日三周年忌日突派主管意識形態的劉雲山到朝駐華大使館出席紀念活動,另外,金正恩生日北京也發了賀電,北京還與莫斯科一起否決了安理會針對朝人權問題的提案。平壤方面,在朝士兵越界槍殺中國邊民後也表示了遺憾,並對有關人員,包括北韓警察總局局長等免職,這些迹象均顯示兩國有改善緊張關係的願望。
不過,從目前訊息來看,金正恩暫未遵循慣例把首訪選在北京。之所以出現這種情況,是因為金正恩如來北京,必然要談及朝核問題,降低朝核問題的敏感度,亦意味着他對棄核要作某程度的承諾,在平壤視核為主權支柱的情況下,至少當下金正恩不想在這一問題上有哪怕再微小的讓步。而中方則把平壤棄核視為改善兩國關係的底線,若平壤在有關問題上不鬆口,金來北京也無意義。問題是,即使雙方對擁核和棄核都不讓步,但雙方首腦總不能因此永遠僵持不見,尤其對平壤而言,同中國關係持續緊張,對其政權穩定沒甚麼好處;且作為實力弱小的一方,平壤也沒有本錢和北京鬧僵,因此從金正恩的角度看,無疑希望五月在莫斯科能實現同習近平的會晤,這樣就沒有矮化之嫌了。
然而,從程國平上述表態看來,中方對平壤的失望超出了外界想像。其實這也可以想見,以習近平的性格,既然把朝棄核作為中國對朝政策的底線,在金正恩沒有輸誠前,很難滿足會面的要求,除非地緣戰略發生了重大的、不利中方的變化,否則中朝關係回暖還有漫長的路要走,平壤五月前在朝核問題上的表態和政策變化,值得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