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總統奧巴馬從國情咨文到西點軍校的演說,都強調美國對世界的領導地位,但事實上他上台五年多來,外交策略支離破碎,美國影響力江河日下,今非昔比的困頓落寞暴露無遺。奧巴馬在今年更是頭頭碰着黑,烏克蘭、伊拉克和加薩的危機,接踵而至,堪能告慰的似乎是伊朗核談判出現進展。
俄羅斯吞併烏克蘭黑海半島克里米亞,親俄武裝分子作亂,烏東地區動盪不休,把美俄推到冷戰結束後最嚴峻對立,近日馬航客機在烏東被導彈擊落,俄羅斯難脫干係,似乎有助奧巴馬說服歐洲盟友進一步向俄實施制裁,這本來是一個轉機,但這位白宮主人卻又被指對慘劇回應不當。平日口若懸河表情多多的他,發言短至四十秒,而且毫無感情,很快轉移話題,對比一九八三年大韓客機被擊落,列根痛斥蘇聯干犯人道罪行時的世界領袖風範,可謂高下立見。
奧巴馬一直吹擂自己是「終結戰爭總統」,在他帶領下,美國從伊拉克和阿富汗兩場戰爭泥沼中脫身,不過極端遜尼派武裝組織在伊拉克攻城掠地,就把奧巴馬摑得面目無光。以巴近日爆發衝突,巴人激進組織哈馬斯向以色列發射火箭炮,以軍狂轟濫炸巴勒斯坦加薩地帶,平民死傷枕藉,奧巴馬的以巴和平策略,宣告徹底失敗。
奧巴馬的外交政策,節節敗退,剩下來值得稱道的恐怕只餘與伊朗改善關係。去年九月奧巴馬和伊朗總統魯哈尼直接通電話,隔兩個月,伊朗核問題達成臨時協議,到了今年一月,臨時協議生效,伊朗停止提煉高純度濃縮鈾,也擱置啟用阿拉克重水反應堆等核設施,換取國際放寬對伊經濟制裁,包括美歐解凍伊朗幾十億美元資產和放鬆石油禁運。然而,半年期限過去,伊朗和聯合國安理會五個常任理事國以及德國,在伊朗提煉濃縮鈾等問題上僵持不下,未能達成最終協議,需要把談判限期延長四個月。雙方願意繼續談判,意味着仍有取得突破的機會,伊核問題若可解決,奧巴馬則能扳回一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