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軟肋不敢碰 社會和解了無期

大陸學者徐有漁、胡石根等人日前被釋放,他們是因為參加一場有關六四的討論,月前被當局拘押,當時一同參加討論的維權律師浦志強等則尚在收押。對於中共當局區別對待涉事學者的做法,人們早有預期,徐、胡等人被抓,知識界感覺很突然,當時就有一種看法,認為當局要在六四前夕,通過抓捕知識界人士,警告更多學者不要公開涉足這一話題。

在內地,六四是高度敏感的禁忌話題,不但不准討論,當局還通過在公開出版物和媒體上抹殺那場運動的一切痕迹,成功令整個社會和民族將六四「遺忘」。六四雖然僅過去廿五年,但年輕一代知道六四者比例極少,就連學生運動大本營的北京大學,據說亦沒有多少學生了解這場民族悲劇。

儘管如此,這場運動並沒有被遺忘。今年六四紀念日,香港參加燭光晚會的市民達十八萬之巨,創歷年新高,白宮也罕見就六四發表聲明,敦促中國政府正視歷史。內地媒體雖然在當局的高壓下集體噤聲,但在微信等朋友圈以及私人聚會中,六四從來沒有離開人們的視線,今年更加突出。一些學者和知識分子雖然意識到危險,仍然爭取公開發聲,表明當局很難用專制手段強迫人們忘記六四。

重新評價 推動和解

當局並非不清楚六四帶給自己的道德虧損,但若重新評價或平反,鑑於其民主旗幟明顯,有可能危及執政合法性。何況,六四牽涉到已故領導人鄧小平,平反勢必要重新評價鄧小平,當年一批受益者和政治老人肯定要反對。由於他們目前在政壇仍然保持相當影響力,這必然會影響當下的政治平衡,甚至製造中共的分裂,現任領導人不能不考慮後果。

然而,一味地拖下去也不是解決問題的根本辦法,在新媒體新技術高度發達的當下,當局的高壓並不能完全壟斷訊息,人們在私人或半公開場合還是會隨時提起這一話題。當更多的人了解真相後,時間拖得愈久,對中共積蓄的不滿就會愈大,一旦到一個臨界點,就會發生質的變化。

在此背景下,北大教授孔慶東談六四的獨家視頻流出。孔是六四期間北大籌委會負責人之一,儘管在視頻中一如既往地為中共辯護,但孔對六四的評價有兩點是官方沒有的,一是主張作階段評價,並將前期六四的主流定義為「社會主義愛國運動」;二是承認有流血事件。鑑於孔的左派學者標誌,今次大談六四,被認為是官方有意試探外界的反應,無疑給期望重新評價六四的人帶來希望。不管孔的視頻是否為官方授意,總比一味迴避要好。第五代對六四沒有歷史包袱,若有意推動和解,先引導社會討論,分階段評價六四,不失為低風險的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