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過往曾有歷史學家提出理論指,古羅馬帝國所以滅亡,主要原因是當時的國家精英分子長期飲用含鉛的水,以致鉛中毒死亡。但近日有考古學家與科學家進行新研究,顯示這些精英分子雖然確實長期飲用含鉛自來水,但身體積聚的鉛不足以致命,相信不是羅馬帝國沒落的罪魁禍首。
地球化學家賴阿古(Jerome Nriagu)於一九八三年出書,指古羅馬人常用鉛製容器盛載食物,又飲用由鉛製水喉運送的自來水,導致體內積聚過多鉛而中毒死亡。他計算了古代富有羅馬人接觸的鉛分量,又比較骨骼內的鉛含量,得出鉛中毒令古羅馬精英身體變弱,間接使興盛一時的古羅馬帝國步向衰落的結論。不過,此推論受到不少歷史學家質疑。
來自法國、美國及英國的考古學家與科學家團隊,近日於古羅馬時代的工業港口波爾圖斯(Portus)和特韋雷河,收集河道沉積物樣本。研究員將沉積物樣本與古羅馬鉛水管的樣本,估計古羅馬的自來水含鉛量比附近泉水高一百倍。但研究員稱,古羅馬自來水的含鉛量雖高,但不足以對人體有害,故排除鉛中毒令羅馬帝國走向沒落。
研究團隊同時記錄了不同歷史事件使鉛含量產生變化,其中包括公元五百三十五年的哥德戰爭,和九世紀阿拉伯人洗劫羅馬事件。研究團隊指,鉛同位素紀錄顯示出古羅馬河流水質變化,與主要歷史事件相關。有關研究已於《國家科學院學報》上刊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