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七月,在華府斡旋下,中斷四年的以巴直接談判得以重啟,美方定出期限,要求在九個月內達成協議,不過談判障礙重重進展緩慢,近日以巴對峙加劇,不但今個月死線無法趕及,整個和平進程更瀕臨崩潰。
上個月美國總統奧巴馬邀請以巴領袖訪問華盛頓,分別向雙方施壓,為陷進僵局的和談注入動力,但美國之笛顯然並不靈光,以色列總理內塔尼亞胡藉機向巴人叫陣,要求對方承認以色列是猶太人國家,宣稱不容巴人難民及其後裔重返以境故土,亦拒以一九六七年邊界作為以巴劃界的磋商基礎,「禮尚往來」,巴勒斯坦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也一一說不。
以巴局勢近日更趨緊張,按照重啟和談條件,以色列須分四批釋放總共一百零四名巴囚,前三批已按計劃釋放,輪到第四批卻生變數,內塔尼亞胡以巴方沒有誠意繼續和談為由拒履諾言,阿巴斯以牙還牙,也不再遵守巴勒斯坦在和談期間暫停在聯合國尋求進一步加強國家地位的承諾,一口氣申請加入十五個聯合國機構和國際公約,結果,以巴互相指摘,四月三十日死線未至,和談實際已告終結。
過去一年十多次往返中東斡旋以巴的美國國務卿克里,顯得心灰意冷,聲稱華府推動和平進程的時間精力有限,既有放棄之意,更是要以巴諗清諗楚好自為之。以巴和談如果再次崩潰,像十四年前般,或會觸發巴人大規模武裝抗爭,這對雙方都沒好處,阿巴斯岌岌可危的威信將再被削弱,割據加薩的哈馬斯勢必坐大,激進勢力大有可能把手伸進西岸,以色列當然可以經濟制裁巴人,但一個失控的西岸,將令以色列面臨更大安全威脅。
無論內塔尼亞胡或阿巴斯,最佳選擇還是繼續和談,因此,雙方周日派出代表再次坐到談判桌,進行「認真而具建設性」會談,並且表明願意把和談限期延後,能否談出結果呢?相信大家都不抱厚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