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並非救世主 寧做巨龍勿做獅

國家主席習近平夫婦歐洲之行風光無限,所到之處莫不受到隆重接待,法國政府被指「傾其所有」接待貴賓,德國傳媒則以「救世主」形容中國,極盡恭維之能事。禮下於人,必有所求,西方國家競相對中國甜言蜜語,大灌迷湯,無非衝着採購大單而來,中國要面子,西方要裏子,各取所需。

在中法建交五十周年慶典上,習近平闡釋「中國夢」時引用拿破崙名句,「中國是一頭沉睡的獅子,一旦被驚醒,世界都會為之震動」。習近平指出,中國這頭獅子已經醒來,但這是一隻和平的、可親的、文明的獅子。此話有兩個意思,一是中國已經崛起,備受列強欺凌的日子一去不復返;二是中國愛好和平,決不稱王稱霸,富強的中國對西方是機會,而不是威脅,中國威脅論沒有根據。

兩百年前,西方為打開清王朝大門,準備發動戰爭,一位英國外交官與拿破崙談及此事,拿破崙不以為然,他認為中國不好惹。後來的事實證明拿破崙判斷失誤,中國很快被西方船堅炮利轟開大門,遭受百年屈辱。其實,睡獅也好,醒獅也好,只是外國人對中國的看法,不無諷刺味道,中國文化是龍的文化,中國人是龍的傳人,中國應該成為一條騰飛的巨龍,而不是一頭似醒非醒的獅子。

有求必應 回報欠奉

為了證明中國崛起對西方是機會,今次中方為法國送上逾千億元採購大單,單是空中巴士的合約已逾百億美元,等於為經濟低迷、備受債務困擾的法國送上及時雨。德國同樣收穫豐富,中德雙方簽署了多項經貿協議,法蘭克福更成為歐洲第一個人民幣離岸交易中心,難怪德國政府同意將兩國關係提升至「全方位戰略夥伴關係」。說穿了,歐洲國家爭相向中國示好,一切都是看在金錢分上。

利用經貿外交爭取西方國家的支持,一直是中國外交的主軸,尤其第三和第四代更是迷信金錢外交,往往花錢買平安。其實,世上沒有永遠的敵人,也沒有永遠的朋友,只有永遠的利益,中國與歐洲在經濟層面互惠互利容易,但中方希望在重大國際和政治問題上獲得歐洲支持,恐怕只是一廂情願。道不同不相為謀,歐洲跟中國不論在政治體制還是意識形態方面都南轅北轍,而且歐洲是美國的盟友,一旦中美發生衝突,歐洲將會站在哪一邊,不言而喻。實際上,歐洲遲遲不願對中國解除軍售禁令,已足以說明一切。

不管怎麼說,中歐關係的基礎並不牢靠,一旦歐洲經濟好轉,擺脫債務危機,還會「傾其所有」招待中國人嗎?還會以「救世主」形容中國嗎?在對外交往方面,中國與其說是救世主,不如說是「施主」,雖然有求必應,卻未必有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