強硬派猜忌重重 魯哈尼借力打力

伊朗核問題談判去年十一月達成初步協議,德黑蘭政府凍結純度百分之五以上濃縮鈾的提煉,擱置阿拉克重水核反應堆的啟用,開放納坦茲和福爾多核設施接受國際原子能機構的檢查,以換取國際放寬制裁,但在伊朗和六國舉行新一輪談判前夕,魯哈尼政府卻就核談劃出紅線,聲稱有權提煉純度達百分之二十的濃縮鈾,更指國防事務不在談判議程之內,立場明顯與前不同。

魯哈尼在伊斯蘭革命三十五周年紀念集會發表演講時指出,伊朗真心誠意想要進行具建設性新一輪會談,但他警告對手不要妄想把「軍事威脅」擺上談判桌,這明顯針對美國,由於美國盟友以色列一直恫嚇先發制人襲擊伊朗阻其擁有核武,華府也稱如果談判失敗,伊朗可能面臨軍事攻擊。在革命周年紀念前夕,伊朗發射兩枚新型導彈,國防部指導彈技術等涉防衞之事,絕非核談內容,直指這是不可觸碰的紅線。與此同時,伊朗有核談代表稱,最高精神領袖哈梅內伊支持提煉純度百分之二十以上濃縮鈾,強調這是伊朗的權利。

射兩枚導彈 劃核談紅線

伊朗從總統、部長到核談代表,態度突然變得強硬,甚至有點出爾反爾,到底葫蘆裏賣甚麼藥?魯哈尼在去年八月上台後,向西方伸出橄欖枝,大大改善雙方關係,伊朗和美國的總統三十四年來首次直接電話交談,僵持多年的核問題亦出現突破達成初步協議,不過,伊朗強硬派疑慮重重,指摘魯哈尼政府向西方讓步太多,過去幾個月,國會不時傳召外長扎里夫就核談等事解畫,唯恐國家利益被出賣。

強硬派對魯哈尼的不信任,近日愈甚,一批國會議員公開批評魯哈尼防礙導彈計劃,話音剛落,兩枚導彈發射,魯哈尼也偕同官員大派定心丸,劃出核談紅線,這些舉措,明顯在於安撫強硬派,消除其疑慮。國內噪音減少,魯哈尼政府在核談時,自可更加專注,同時,這是一大核談籌碼,魯哈尼借力打力,以國內強硬派牽制談判對手,「紅線在此」──顯示自己退讓空間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