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甲午年,烽煙乍起,戰爭的腳步離中國人愈來愈近。大年初一,兩架中國戰機實彈上陣,成功驅趕闖入東海防空識別區的日本戰機,據說雙方在空中進行過一番鬥智鬥勇的較量,日方戰機始終擺脫不了,最後才被迫飛走。東海火藥味愈來愈濃,雙方隨時擦槍走火,戰爭一觸即發。
近日內地網絡瘋傳一個段子,指當前中國與一百二十年前甲午戰爭前夕有着許多驚人相似的地方。「一八九四甲午年,當朝:總理李鴻章,海軍丁汝昌,鐵道盛宣懷。甲午中日海戰清軍投入六十三萬人,陣亡三萬二。日軍投入二十四萬人,陣亡一萬三。清軍完敗,簽訂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歷史總有驚人的相似,今又逢甲午,海軍丁一平,鐵道盛光祖,總理還是安徽人,照舊姓李。若中日甲午再戰,又如何?」
這個段子在內地廣泛流傳,引起網民議論紛紛,這是巧合也好,穿鑿附會也罷,歷史的軌迹似乎在兩個甲子之後再次交匯。從中國傳統的陰陽五行角度來說,甲屬木,午屬火,甲午是火焚之年,不是旱災火災,便是戰火綿綿。實際上,北京入冬以來一直沒有降過雪,反常的天氣預示今年不會太平,中日爆發新甲午戰爭一點也不奇怪。
這決不是杞人憂天,日本磨刀霍霍,安倍狂妄囂張,幾乎到了走火入魔的地步。在早前的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上,安倍形容中日目前的緊張關係就像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前的英國和德國,暗示兩國難免一戰;他更惡人先告狀,對自己力主修憲復辟軍國主義隻字不提,反指中國不斷增加軍費,為國際社會帶來不穩定因素。除此之外,日本還肆意修改教科書,公然將釣魚島列為日本領土,而且在中國人迎接馬年來臨的大年初一派戰機闖入東海防空識別區,挑釁意味十足。
毫無疑問,當前的中日關係確實與甲午戰爭前非常相似,然而,如今的中國已不是一百二十年前的中國,如今的日本也不是一百二十年前的日本,論國力、軍力、財力,中國都不亞於日本,一旦爆發戰爭,日本未必能夠嘗到甜頭。唯一叫人擔心的是,解放軍作戰能力一直備受質疑,尤其是軍隊腐敗嚴重,貪腐將軍比比皆是,單是總後勤部原副部長谷俊山的豪宅裏便搜出四卡車贓物,這種軍隊究竟能不能打仗,不能不令人懷疑。
歸根究柢,要避免甲午悲劇重演,問題不在於日本狂不狂妄,而在於中國本身夠不夠硬。須知日本從來沒有放棄侵略中國的野心,尤其是經過二○一一年地震、海嘯和核災的重創,日本生存空間受到進一步擠壓,急於向外擴展,中國必定成為其主要目標,北京絕對不能掉以輕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