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龍大計半途廢 功過一言難盡矣

集傳奇與爭議於一身的以色列前總理沙龍上周六逝世,作為現代以色列開國元勛的沙龍,從軍和從政時為達成目的往往不擇手段,故有「推土機」之別號。沙龍中風昏迷前力排眾議,下令以軍和猶太殖民全面撤出加薩,若非他突然中風,沙龍會否再下一城撤出西岸?正因此一問題不容易回答,要中肯地評價沙龍生前功過,誠非易事。

在不少巴勒斯坦人眼中,沙龍是滿手鮮血的戰犯,奇怪的是,在以色列本土,罵沙龍叛國的民眾也不在少數。沙龍兩邊不討好,與他晚年在以巴問題上態度一百八十度轉變大有關係。沙龍從軍時參與所有大型戰役,報復巴人襲擊、攻佔巴人土地毫不手軟,以國鷹派視他為國家英雄。

上世紀七十年代,結束軍人生涯的沙龍加入政壇,他利用自己在內閣的影響力,不斷找機會強化以國對西岸、加薩和東耶路撒冷等巴人土地之佔領,堪稱猶太殖民計劃大旗手。九八年,以國政府同意從百分之十三之西岸土地撤出,時任外長的沙龍號召猶太殖民盡可能佔據山頭位置,阻止土地落入巴人手中。

沙龍○一年擔任總理後,突然給猶太殖民政策開倒車,他於○三年底宣布將從加薩撤走所有部隊和猶太殖民,與以國鷹派漸行漸遠。沙龍說得出做得到,以國對加薩的軍事佔領於○五年結束,將推土機開入面面不討好的政治陣地。

以巴和談將更棘手

今天,部分以國右派無視死者為大,大罵尚未入土為安的沙龍是叛徒,對以國失去加薩一事仍耿耿於懷。部分以國左派人士也一直埋怨,沙龍當年單方面從加薩撤出,不與巴人自治政府主席阿巴斯協調,變相踩低阿巴斯抬高哈馬斯,埋下巴人內耗伏線,令以巴和談更為棘手。

沙龍因中風退出政壇留下不少疑問。究竟沙龍會否真的如傳聞所說以退為進,純粹想集中資源保住西岸土地,才作出戰略性後撤?若當年沙龍再下一城下令撤出西岸,以巴和談僵局會否迎刃而解?沙龍駕駛的政治推土機半路中途死火,無法開到終點站,沙龍功過似乎並非三言兩語可以說得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