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傳媒報道,安倍內閣作出決定,暫擱置行使集體自衞權,有關問題延遲到明年夏天後再論。似乎日本在尋求動武法制化方向暫停了腳步,但實際上這很可能是明修棧道,暗度陳倉,對華虛晃一槍。
集體自衞權是指在與本國關係密切的國家遭受其他國家武力攻擊時,無論自身是否受到攻擊,都有使用武力干預和阻止的權利。這是日本修改和平憲法的主要內容,一旦恢復集體自衞權,標誌着日本成為正常國家,擁有主動宣戰權。中國很多專家認為,在日本集體自衞權解禁之前,不可能與華發生衝突,否則日本在道義上失去道德高地。這個觀點主導了中國外交界與軍界,但這未免太掉以輕心了。
日本從來都不是按常理出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美日正在進行談判,當時華盛頓的決策層也普遍認為,日本在談判結果出來前,是不可能對美宣戰的。因此美國戰備工作不緊不慢,夏威夷的軍港還歌舞昇平,不料日本聯合艦隊發動突襲,美國倉卒應戰,損失慘重。安倍今次推遲集體自衞權的討論,很可能採取當年美日談判一樣的策略,瞞天過海,為發動對華突襲使了一個障眼法。
事實上,日本近期對華軍事行動上一點也不耽誤,包括組建海軍陸戰隊,封鎖宮古海峽、重建硫磺島等步伐不斷加快,所謂的對敵人基地發動先發制人戰略的軍事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安倍甚至喊出抗衡中國是日本對世界的責任,就差沒有喊出對華直接宣戰。
日本為了獲勝歷來不擇手段,玩盡陰謀,中國若天真爛漫,以為日本會循規蹈矩,必然會重蹈歷史覆轍。一位德國亞洲專家說:「戰爭對中國人來說是為了爭一口氣,對日本人來說是存亡之戰。一旦開打,日本人是豁出去不要命的。」旁觀者清,當局者迷,德國人對中日之爭可謂一針見血。
但奇怪的是,中國媒體卻不斷釋放和平麻痹思想,自我欺騙、自我麻醉。早前有內地媒體稱「日本媒體紛紛譴責政府」,把右翼政客石原慎太郎描述為連日本人都厭棄的政治人物。事實上,目前日本右翼早已跨過主流的分水嶺成為絕對多數,所謂右翼是少數早已經是過去式了,安倍的對華強硬政策更是日本全民的共識。與日本傾盡全力孤注一擲的玩命心態相比,中國對日戰略仍然處在和戰兩可的猶豫狀態,見步行步,就像當年的李鴻章,既想用北洋艦隊嚇唬日本,又期望英俄調停,開戰無策,和亦無方,首鼠兩端,結果導致甲午悲劇。明年又到甲午之年,歷史會否重演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