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及美國科學家早前合作,成功研發一項嶄新醫療技術,將卵巢切除後經藥物治療再植回患者體內,令患有原發性卵巢功能不全(POI)的婦女,再度恢復製造卵子的功能,增加懷孕機會。這技術已讓一名婦女如願誕下嬰兒,另一人亦成功懷孕。技術仍在草創階段,但這項醫學突破將為世上千萬受此困擾的不育婦女帶來曙光。
研究由日本川崎市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及美國史丹福大學在日本合作展開,對象是廿七名平均年齡卅七歲、患有POI的婦女,其停經年齡比正常婦女平均提前七年。一般女性每次經期期間,卵巢內多個卵泡會被「喚醒」發育,其中一個發展成熟後製造出卵子。但POI患者由於提早收經,阻止卵泡發展,故新療法採取體外激活技術(In Vitro activation,IVA),以喚醒休眠的殘餘卵泡。
研究人員先切除患者卵巢,切成長條後加以冷藏;組織解凍後切成約一至兩毫米大小方塊,令組織生長及延長壽命。其後透過藥物激活組織上的卵泡發育,再植回患者輸卵管。患者同時接受賀爾蒙治療以刺激排卵,有八人在半年內出現卵泡成熟的現象,其中五人製造出卵子。一名三十歲婦人更透過試管技術,去年十二月剖腹誕下七磅多男嬰,母子現況健康。
聖瑪麗安娜醫科大學婦產科副教授河村和弘,周一在記者會上公布研究結果。報告亦已刊登於《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
河村憶述一直監測患者的懷孕過程,親自為她剖腹生產,當男嬰誕生時更與該對夫婦相擁而泣。他指此項技術仍在早期發展階段,但有望幫助全球POI患者。史丹福大學的華裔教授阿龍‧薛(音譯,Aaron Hsueh)亦指,下一階段研究是找到不須切除卵巢亦可激活卵泡的方法。
有份參與研究的人員相信較完善的IVA技術,可幫助三成患有POI、而卵巢內尚有卵泡的婦女;原則上亦可應用於接受化療或放射治療後、因副作用致不育的婦女,而四十多歲、難懷孕的婦女亦可受惠。但有專家警告技術尚未成熟,成功比率低,由此技術誕生的嬰兒,健康風險仍是未知之數。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