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童撐竹筏上學 高官坐豪車出行

「君看一葉舟, 出沒風波裏。」這是宋代范仲淹《江上漁者》裏的詩句,描述的是漁民的危境與艱辛。但沒想到這詩句居然適用於中國偏遠地區撐着竹筏上學的小學生。

據報道,廣西藤縣陳平村小學陳山分校有三十多名學生的家與學校之間隔着一座中型水庫——大壬水庫。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烈日暴曬,這三十多名孩子都得自己撐着竹筏去上學。這些小學生風裏來雨裏去,每次出行都可能是與死神的亡命之約,其情之慘,其景之悽,令人神傷。

在中國一些偏遠落後地區,孩子們的坎坷求學路,往往超乎人們的想像。湖南桑植縣苦竹坪鄉的張家灣村,平均海拔超過八百米,當地小朋友求學,只能徒手從架在半山腰的天梯爬出去。接近與地面垂直九十度的天梯下是七八十米深的懸崖,每踩一步都搖搖晃晃,上頭隨時會有小石塊往下掉。雲南怒江州福貢縣馬吉鄉的孩子則靠着溜索過怒江上學,這些孩子每天上學路上都面臨許多不測風險,每一步都是與大自然的搏鬥。

對外慷慨 對內麻木

孩子們撐着竹筏上學,既可嘆,更可悲。可嘆的是孩子們堅毅不拔的求學精神,可悲的是中國號稱大國崛起,卻沒有改善孩子們的求學環境。當局一再強調,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這不該僅僅是寫在文件上、說在口頭上、刷在白牆上的口號,而應該是體現在財政投入上、落實在教育扶貧行動中的民生工程,真正轉化為學生們的福祉,但遺憾的是新聞中不斷出現的學童「艱辛求學路」,一次又一次衝擊中國人心扉,暴露出當局的醜陋。

與學童撐竹筏上學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公僕卻乘着豪車出行。全國每年的公車消費高達三千億,一些官員座駕動輒價值上百萬元。這些官員駕着豪車奔馳在高速公路上時,又怎麼會想到那些溜索過江、爬天梯越山的窮學生們呢?他們怎麼會急百姓之所急,想百姓之所想呢?

更不堪的是,當中國學生為安全上學而發愁之際,當局卻向馬其頓等發達國家捐獻豪華校車。對外慷慨,寧可對他國人民錦上添花,卻不願對自己的人民雪中送炭,叫人情何以堪?國不知有民,民又如何愛國?當那些窮困孩子長大後發現,原來政府愛他國之民勝過自己子民,他們又怎麼會對祖國有感情?當國家有難時,又怎麼可能挺身而出?

內地學生上學難,不僅是突出的社會問題,也是眾所關心的政治問題,當局漠視還是重視,體現的是執政良心。如果連這些起碼的民生問題都解決不好,當局執政的合法性就難免受到質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