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兒鬻女何時了 兒童悲歌知多少

今天是六一國際兒童節,在社會不公、貧富懸殊的神州,有人快樂有人愁,權貴子女無憂無慮,貧窮兒童則是處境淒涼。

四川綿陽一位貧困失明農婦為幫補家計,多年來先後賣掉四個剛出生的子女,每名子女僅換取二千五百元人民幣。虎毒不食子,何況是人?這位失明農婦之所以狠心賣兒鬻女,皆因家境極度貧困,一年淨收入不足一千元,遇上失收,惟靠借糧度日,經常幾個月也吃不上肉,每次急需用錢,只能賣掉孩子。

事實上,兒童悲歌的背後,往往是生活的窘困和斑斑的血淚,這種例子不是單獨的,而是無處不在。當下中國貧富兩極化,社會流動基本停頓,家庭背景可以決定一生的命運。那些無背景、無靠山的窮二代,一出娘胎便注定人生道路坎坷,求學困難,求職無門,成為社會最失落的一群。尤其是那些無依無靠的孤兒,更是只能自生自滅,雲南畢節五名流浪童烤火取暖命喪垃圾箱、河南蘭考孤兒院大火燒死七名孤兒,一次又一次的兒童悲歌,令人震撼,令人心酸,令人無奈。

苦海無邊 幸福彼岸

官方數據顯示,全國未成年孤兒近六十二萬,但獲得兒童福利機構養育的僅有十萬餘人,剩下的不是流落街頭,淪為人肉販子搖錢樹,便是當童工童丐甚至雛妓,而最諷刺的是,被視為最幸運的兒童竟是那些被洋人收養的孤雛。事實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最大的孤雛輸出國,單是美國,過去二十年便收養了十二萬名中國孤雛,以人均收養費三萬五千元計,中國單是「輸出」孤雛就賺取了四十幾億元,這些錢都進了誰的腰包呢?

孤雛苦海無邊,幸福在彼岸,這既是中國人的悲哀,更是中國政府的恥辱。其實,作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中國政府不是沒有能力照顧兒童,每年三公消費便達到上萬億元,只要官老爺們每人少喝一瓶茅台、少出一趟國,那些孤雛又何至於流浪街頭,自生自滅?

當然,對於權貴子女來說,生在當下的中國確實是幸福的。他們從小便佔盡先機,上最好的幼稚園,讀最好的名校,還可以負笈海外,回國後則可以獲得最好的工作,從政仕途光明,從商無往不利。即使腦子有問題也能進入建制吃皇糧,廣東河源東源縣法院院長的智障兒子居然能混入法院工作,讓窮二代情何以堪。

「少年富則國富,少年強則國強」,對於許多中國貧窮兒童來說,他們恐怕永遠也不知道何謂富強,更不知道何謂中國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