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解讀:屏東為旅業害慘吞拿魚

踏入五月,台灣大批漁船紛紛出海捕撈被稱為「海上黑金」的黑鮪魚(港譯藍鰭吞拿魚)。而作為黑鮪魚主要捕獲地的屏東縣,二○○一年起在捕鮪季節均舉辦活動,盼透過黑鮪魚刺激人氣,吸引觀光人潮。相關活動引發社會爭議,有指活動變相鼓勵漁民濫捕,造成黑鮪魚數量大幅減少。有保育人士亦批評,地方政府借黑鮪魚過橋做騷,大搞觀光活動牟利。

每年四至六月,大批黑鮪魚按習性游經台灣的南方海域,成漁民捕鮪魚良機,漁獲其後運往屏東東港漁港集中銷售,當地政府二○○一年起舉辦黑鮪魚文化觀光季,希望透過一系列活動吸引旅客。今年黑鮪魚文化季本月四日揭幕,主題配合近年力推的櫻花蝦產業,節目包括歌星演唱、料理比賽以及帆船邀請賽等。

數量銳減 年均捕獲五百條

而活動焦點「屏東第一鮪」拍賣早於上月廿四日登場,現場拍賣首條捕獲到港的黑鮪魚,今年的第一鮪重達三百公斤,結果以一百七十六萬元新台幣(約四十六萬港元)高價出售,現場有辣妹熱舞助興。

不過,風光的活動背後,黑鮪魚捕獲量劇減亦惹社會關注,北太平洋鮪類及類鮪類國際科學委員會調查顯示,一九五二年至二○一一年間,太平洋黑鮪魚數量大幅減少九成六。另有報道指,台灣黑鮪魚總捕獲量由二○○○年的一萬二千條,急跌至去年約五百多條。而截自昨日止,今年的黑鮪魚捕獲量共九十四條,情況未如理想。

木日水巷人文空間策展人蘇煌文認為,相關部門不要再聚焦黑鮪魚,應制訂相關政策,別讓漁民和黑鮪魚消失。另有餐廳東主表示,旗下餐廳將不賣黑鮪魚,盼藉此推廣保育觀念,屏東縣議員王景山近日更建議停辦鮪魚季,也有民眾在網上呼籲少吃黑鮪魚。

屏東縣政府觀光傳播處則表示,黑鮪季重點是推廣東港海鮮產業發展觀光,這幾年已逐漸轉型。「黑鮪魚只是其中一個元素,已經不是主角。」

駐台記者郭良傑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