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施芝鴻日前稱,目前的左右之爭不僅會撕裂社會,也會對改革的持續進行造成阻礙。由於施芝鴻地位特殊,這席話表明決策層對當前的左右之爭已到了非常頭痛的地步,這個態勢誰能調和呢?
施芝鴻早年在上海市委工作,曾是大名鼎鼎的「皇甫平」三人小組成員,曾慶紅擔任中辦主任之後,施芝鴻亦被調到北京,擔任曾慶紅的政治秘書。曾慶紅退休後,施芝鴻轉而跟隨習近平,參與了十六大、十七大、十八大政治報告的起草工作,可以說施芝鴻是掌握決策內情、了解高層心態的極少數人之一,而且他過去絕少公開發言,遑論涉及左右之爭這個敏感話題,此趟突然主動挑起這個話頭,顯然是事出有因。
施芝鴻稱,「為甚麼十八大報告提『解放思想,凝聚力量』,為甚麼要凝聚力量?不把左右這兩個極端衝破的話,怎麼凝聚力量?」這句話解讀了十八大起草報告中的部分內幕。左右之爭已成為困擾高層決策部署的一大阻力。
經過過去十幾年的發展,中國的政治版圖已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左右兩大派的勢力都有長足的進步,而且都從書齋走向群眾,號召力及影響力都不可小覷。左派希望中共回到無產階級專政立場,以重慶唱紅打黑為樣辦,走共同富裕道路;而右派則希望引入價值觀,建立三權分立制度,取消一黨專政。兩派不僅在理論上相互攻擊,在媒體上互相嘲諷,而且行動上也不斷升級,甚至發生左右兩派代表互毆的極端事件。
左右兩派之爭,是中國形勢發展的必然。中國改革開放三十多年,造就了一批既得利益階層,也產生了一大批基層弱勢群體,左右兩派其實就是他們的利益代表。既得利益階層在經濟上逐漸佔據優勢,在政治上卻沒有話語權,急需通過政治改革在中國的政治舞台上佔據一席之地,如果中國進行民主選舉,這些掌握鈔票的人便可以推出自己的代理人或者親自出馬。至於基層弱勢群體則因為利益受損,無人幫助他們維權,也急於進行改革,他們的希望是將中共重新改造到毛時代,重新「為人民服務」,打擊權貴貪官。
左右之爭,其實是利益之爭,從某種意義上說也是你死我活的鬥爭,尤其是在權貴們不知進退,群眾缺乏耐心的背景之下,雙方矛盾根本無法調和,改革也勢必被綁架。就像地產調控,有錢人希望政府不要干預,讓市場決定,弱勢者則希望干預措施愈嚴厲愈好,最好重新洗牌。施芝鴻期望凝聚力量,這不過是一廂情願,左右之爭其實是為中國走向多黨制打下了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