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內地官場流行雅賄,行賄者為了討好附庸風雅的官員,一改以往直接送真金白銀、皮袍、人參、香車、豪宅和有價證券等傳統手法,投其所好,將賄賂之物變身為官員們喜歡的玉器、青瓷和名人字畫等。赤裸裸的權錢交易被遮蔽在貌似文人雅趣的珠簾中,變成一種似乎很文雅、很有品味的人際往來。
江西景德鎮是著名的瓷都,隨着雅賄的流行,很多由大師製作的精美瓷器價格近年扶搖直上,有的高達上百萬元,而且供不應求。這些瓷器的訂價沒有一定之規,完全由評估師斷定。曾有一貪官收受一精美瓷器文物,市場價格高達五百萬元,如果以此斷案,單此一項這名貪官就難逃十年牢獄,但當紀委人員諮詢評估人員時,評估人員稱瓷器是贋品,最多值五千元,貪官最後只被輕判三年徒刑。
近年來被查獲的貪官,贓物中除了黃金珠寶外,文物已是重要部分。在重慶公安局前副局長文強家中曾搜出包括張大千在內的名人字畫幾十幅,還有不計其數的名貴瓷器等。 浙江麗水市建設局原副局長鄒建新為了存放受賄的古董字畫,更特地在家挖了一個面積達四十平方米的地下藏寶室,因此被人們戲稱為「藏寶局長」。
名目繁多的雅賄,歸根結柢還是受賄,表面看雅賄收的是古玩字畫,俗賄收的是真金白銀,但性質上並無分別,無論俗賄還是雅賄都是賄賂,都是腐敗,都是利益的交換。在北京,很多當舖已是官員收受、套現古玩字畫的平台。如果你想求官員辦事,必須到他指定的當舖購買古玩字畫或其他文物,那些文物可能是一件普通的瓷器,或者一幅不知名的畫作,但價格高達幾十萬甚至上百萬元。事情辦完後,這些瓷器和字畫又回到當舖。周而復始,官員的巨額雅賄便被洗成了合法收入。
很多拍賣行、典當行以及畫廊其實已成為貪官們洗錢的工具。相對於真金白銀的俗賄,雅賄的隱蔽性更強,危害更大,但至今未引起當局重視,也未能成為反腐重點查處的範圍。相反當局還經常降低雅賄物件的評估價值,令貪官得以減輕刑罰,而這正是雅賄流行的主要原因。官員們表面上附庸風雅,喜歡奇山異石,實際上是醉翁之意不在酒,而在於那些文物書畫背後的升值空間。
官場流行雅賄使中國文物面臨滅頂之災。由於雅賄需求猛增,各地盜墓成風,最近一項統計稱改革開放三十年,中國文物受到的破壞比文革十年還嚴重。有網民感嘆,中國最珍貴的文物不在各大博物館,而是在貪官的保險箱。當局如果不在這方面加大懲治力度,中國文物遲早被貪官們搜刮殆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