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不公不義 空談小康社會

中共十八大報告提出宏偉目標,要確保二○二○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收入比二○一○年翻一番,這是中共首次提出居民收入倍增的目標。

實際上,要達到全面小康社會的目標也許不難,難的是令所有老百姓都能受惠。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以來,中國經濟發展成績驕人,國力不斷增強,早已超越日本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然而,蛋糕做得愈大,分配不公的問題愈嚴重,官媒口中的「黃金十年」,其實是貧富差距不斷擴大的十年,社會財富高度集中在少數權貴與既得利益集團手上,老百姓難以從經濟騰飛的盛筵分得半杯羹,離真正、公平的全面小康社會愈來愈遠。

根據中國社會科學院的數字,中國收入最高百分之十群體和收入最低百分之十群體的收入差距,從一九八八年的七點三倍,飆升至二十三倍,貧富差距甚於發達國家。另據國家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早前的薪酬調查,去年部分行業員工平均收入達到城鎮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十倍,有的國企高管年薪達到全國企業在崗職工平均工資的二千多倍,相當於農民工平均工資的四千多倍。

和諧穩定 淪為空談

社會不公,分配不均,貧富鴻溝急劇擴大,成為社會不穩的主要原因。按照內地新修訂的貧困標準,全國約一成人口即一億三千萬人仍生活在貧窮線下,每日平均收入不足六元三角人民幣。一方面億萬窮人嗷嗷待哺,另一方面人民公僕和國企高管卻醉生夢死,「官員一頓飯,窮人一年糧」,導致社會矛盾日益惡化,仇富仇官情緒不斷加劇。

分配不均嚴重損害社會公義,貧富差距更成為各種社會矛盾的導火索。近年群體事件此起彼落,民眾抗爭益趨激烈,就是對執政當局的嚴正警告。消除社會不公已成為全民共識,要求改革分配制度的呼聲亦一浪高過一浪,蛋糕做大之後,如何公平分配,讓所有人都能分享,是中共第五代領導人必須面對和解決的當務之急。

當然,改革從來不會一帆風順。由於當局政策長期失誤,貧富懸殊問題積重難返,可以預期,改革社會財富分配制度必然會遇到權貴集團與既得利益群體的強烈反彈和阻撓。十八大報告提出以保障和改善民生為重點,加快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恐怕說易行難。但不管怎樣,這場改革不僅關乎社會穩定,關乎百姓福祉,更關乎國家的長治久安,如果畏首畏尾,半途而廢,「國家繁榮富強、人民幸福安康、社會和諧穩定」淪為空談,執政黨不僅將徹底失去民心,更可能丟掉江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