亞洲十古蹟瀕湮滅

美國非政府組織全球文化遺產基金會(GHF)近日發表報告,列出亞洲十個急需保護的古蹟,指這些建築瑰寶遭遇人為破壞,正面臨「無法彌補的損失和破壞」的危險。這些古蹟包括中國絲綢之路古城喀什、泰國「東方威尼斯」之稱的大城府等等。威脅古蹟的因素包括所在國家的經濟發展、旅遊觀光、管理不當、搶掠及戰爭等。今次報告是建基於基金會前年的一項研究,該研究審視了發展中國家的五百個地區,列出數百個瀕危古蹟。基金會負責中國古蹟保護的主管李曠翰(音譯)補充,中國數以百計古城在過去二十年內被破壞,急需修復。基金會抨擊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忽略亞洲及發展中國家的保育,稱逾八成世界遺產位於歐洲及富有國家。

首位 泰國大城府(Ayutthaya)

是一三五○年建立的古都,至一七六七年遭緬甸軍隊入侵破壞。一九九一年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但因位處昭披耶河上,過去二十年常遭水浸,以致當地多座廟宇受到結構性破壞,地基被侵蝕。去年有逾百遺迹被水淹。

第2位 菲律賓聖地阿哥城堡及因特拉穆羅斯城(Fort Santiago and Intramuros)

均在西班牙殖民時興建,因特拉穆羅斯城二戰期間曾遭美國空軍嚴重炮轟。但因周遭開設了連鎖食肆,護城河也填成高球場,恐被商業化,城內管理亦欠佳。

第3位 中國絲路古城喀什(Kashgar)

位於新疆,是香妃墓所在地,居民主要為信捧回教的維吾爾人,被譽為世界保留最完整的回教城市。但因政府○九年強推計劃重建古城,城中維吾爾人及漢人關係緊張拖延古蹟保護進展。

第4位 孟加拉佛教考古遺址莫霍斯坦戈爾(Mahasthangarh)

孟國最古老考古遺址,最早追溯至西元前三世紀,遺址中央有一巨型城堡,四周由數百個土石堆包圍。但因欠缺保安及管理,常有失竊及破壞報告。周邊居民的土地不受政府規管,增添保育難度。

第5位 阿富汗絲路佛寺艾納克(Mes Aynak)

在首都喀布爾南部,佔地面積逾四億二千平方呎,近年被考古學家挖掘,起出佛像、古代手稿及珍貴文物,曾被武裝組織阿蓋德用作訓練場地。但來年起將被中國公司全面挖掘,成全球第二大銅礦。

第6位 緬甸古都妙烏(Myauk-U)

位處若開邦,擁有二百個建於西元十五至十六世紀佛教遺迹,是古代阿拉干王國的宗教中心,後來發展成貿易之都。但興建鐵路破壞古都原貌,亦位於季節性雨林地區,常有嚴重水浸。

第7位 老撾神秘史前遺跡石缸平原(Plain of Jars)

數以千計花崗岩、沙岩或石灰岩形成的石缸,被指與鐵器時代原住民的墳墓習俗有關,鮮有反映當時東南亞社區面貌。但因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戰事遺下大量未爆炸彈,戰亂加上都市化,令保護刻不容緩。

第8位 柬埔寨柏威夏寺(Preah Vihear)

十一世紀的古寺,位處泰國和柬埔寨邊境,坐擁綿延山巒及平原,被聯合國譽為建築的傑作。但在二十世紀初起,成為泰國及柬埔寨爭奪之地,常爆發衝突並有兩國軍隊駐守。

第9位 印度古地拉希加里(Rakhigari)

位處印度西北部,是全球僅存最大及古老的印度河流域遺址之一,追溯至逾五千年前,保留當年的公路、灌溉系統及磚瓦等,有豐富歷史價值。但因十年前被考古學家部分挖掘後,至○四年起被荒棄,滿布牛糞,遊客絕迹。

第10位 巴基斯坦塔克西拉(Taxila)

熱門旅遊點,融合波斯、希臘及亞洲文化,有中石器時代洞穴、佛寺及清真寺等,一九八○年被列入聯合國文化遺產。但因缺乏管理,周圍興建礦場,令博物館及佛寺古蹟失竊報告急增,文物保護備受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