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三一一東日本大地震觸發的特大海嘯,令日本核能安全神話破滅,要徹底清除來自福島第一核電廠的核輻射污染,是不可能的任務,知來者之可追,日本政府竭力協助福島縣清洗核污染物之餘,應從速提升日本各地核電廠抵禦海嘯的能力,並着力改革蒙蔽朝野的核安監管制度,為日本可能踏上「逐步放棄核能」之路做好準備。
令人失望的是,無論是在硬件上抑或是制度上,日本核安水平與一年前相比未見出現重大改善。海嘯中斷福島第一核電廠的外部供電,隨着廠內後備發電系統失靈,核反應堆停堆後的堆芯冷卻無以為繼,高熱導致核燃料棒熔化、進而燒穿金屬與混凝土保護層,造成核輻射洩漏。
明白到海嘯對核電廠的威脅,日本政府應從速興建防波堤保護全國五十多座核電廠。美聯社統計,福島核災後,僅有兩處地方展開相關工程,一處是去年出事的福島第一核電廠及附近的福島第二核電廠,另一處是靜岡縣御前崎市的濱岡核電廠。
福島核災的教訓是,即使核反應堆停止運作,反應堆仍要繼續冷卻,換句話說,即使全日本的核電廠停止運作,海嘯威脅絲毫不減,那些近海和地勢低的廠房尤其高危,日本政府對興建防波堤一事毫不上心,反映當局仍抱着舊一套核安思維。
日本經濟產業省一方面推廣核能,另一方面負責監管核能業界,出現角色衝突,有見及此,日本政府在災後建議將核能監管部門轉移至環境省轄下,但國會迄今仍未通過相關法案。日本經產省不少高官退休後,受聘於核能業界或核能推廣組織,人們將這種前監管人任職受監管業界的做法稱為「旋轉門」,縱然各界頻頻施壓,日本政府遲遲未見設立專責委員會,給「旋轉門」問題對症下藥。
從民眾對日本官方簽發的食品輻射量檢測報告半信半疑,以至反核人士認為無法與核電切割的日本民眾只能祈求不會再有海嘯來襲,可見日本政府在核能問題上的誠信已瀕臨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