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馬斯日前與以色列達成協議,以被囚禁在加薩的以色列士兵沙利特交換約一千名巴人囚犯。哈馬斯矢志「將以色列從地圖上消除」,與以國勢不兩立,雙方在換囚問題上突然達成協議,有其特殊背景。不過,以巴問題不見得因此柳暗花明,以巴之間的死結可能比先前綁得更緊。
沙利特能否平安返以和家人團聚,相信快將有分曉。同樣值得留意的,是驅使以方與哈馬斯達成協議的因素。願與以色列媾和、以法塔赫為首的巴人自治政府,力爭於聯合國立國,既博得國際社會的同情,也贏得廣大巴人的支持,令哈馬斯陷入孤立。以方則被各方翻舊帳,有關該國阻撓巴人立國、欺壓巴人民眾的指控屢傳不絕,在國際間的形象進一步受損。
敵人的敵人就是朋友,哈馬斯與以色列達成換囚協議,顯然不甘被阿巴斯搶盡風頭,試圖撕掉「損害中東安穩、妨礙巴人立國」的負面標籤。
家家有本難唸的經,「阿拉伯之春」的爆發,令作為哈馬斯靠山的敍利亞阿薩德政權搖搖欲墜,有指哈馬斯正尋求將大本營遷往埃及和土耳其。觀乎埃土兩國亟欲提升於阿拉伯世界的地位,哈馬斯順應埃土兩國的「祝福」,答應與以色列換囚,有更長遠的考慮。
在以色列,針對高樓價和貧富差距擴闊而出現示威集會,反映以國民眾不滿政府只顧國防、忽略民生。以國總理內塔尼亞胡不惜以千名巴人囚犯換取沙利特回國,相信是要向民眾證明當局未有忘記對國民應盡的責任,以消除國內民怨。
巴人自治政府置以方面子於不顧單方面推動聯大立國,以國對阿巴斯自然不會手下留情,她與同樣是巴人一分子的哈馬斯換囚,打破只與巴解對話的局面,既給尋求與法塔赫和解的哈馬斯送上談判籌碼,也令以方日後與巴人自治政府重開談判時,有更高議價能力。
以方釋放大批巴人囚犯,某程度上是放虎歸山。以色列和哈馬斯各自的短期需要得到滿足之日,會否就是反以武裝活動轉趨活躍之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