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員審計猶如一面鏡子,必須準確無誤,不偏不倚地反映官場現狀。扭曲真相、玩數字遊戲,則與「哈哈鏡」無異;若刻意隱瞞事實,更可能淪為毫無價值的政治遮羞布。
內地幾乎無官不貪,官場貪腐風氣氾濫到甚麼程度,當局推出的連串廉政措施效果如何,民眾十分關注。國家審計署日前終於交出「成績單」,審計長劉家義表示,自一九九九年實施經濟責任審計以來,共對逾四十三萬名官員進行了經濟責任審計,其中省部級黨政官員和中央企業高官一百五十多名,查出高官以權謀私等個人經濟問題金額二十多億元,移送紀檢監察和司法機關的有七千六百多人,一萬六千人被免職、降職和撤職,官員直接責任造成的違規違紀和損失浪費金額超過七百二十億元。
真不知是當局鐵腕肅貪產生「神奇效果」,還是審計署粉飾太平功夫了得,這份報告與民眾的實際感受落差實在太大,簡直讓國人失笑。
內地當下不但貪官多如牛毛,遍及各級政府,涉案金額之高更令人咋舌,數百萬元濕濕碎,數千萬元不過小兒科,貪污過億元比比皆是,如中石化前董事長陳同海、江蘇蘇州前副市長姜人杰、上海電氣集團前董事長王成明、中核集團總經理康日新等。
首都機場原董事長李培英,利用權力拆借國有巨額資金,受賄金額過億元。深圳前市長許宗衡腐敗案,被檢方認定的非法收入有三千多萬元,有消息指涉案金額可能高達二十億元。震驚中外的鐵道部貪腐巨案中,單是前部長劉志軍受賄金額據說就高達二十多億元,而副總工程師張曙光涉案金額更可能高達百億元。
高官貪腐個案一宗比一宗臭不可聞,一宗比一宗觸目驚心。早前有內地官方機構調研資料披露,上世紀九十年代中以來,黨政官員、公安、司法官員和國家事業單位、國有企業高管以及駐外中資機構的外逃、失蹤人員,高達一萬六千至一萬八千人,攜帶款項達八千億元人民幣。
顯然,國家審計署報告並沒有反映出官場的現實,其內容根本難以讓人信服。如果將之視作當局「廉政建設」的成績單,不過是自欺欺人,讓百姓恥笑。
官官相護已成為腐敗官員的保護傘,最令人擔心的是,當民眾對高官審計的權威性和公正性產生懷疑,對政府的信任程度勢必下降,這樣的官員審計,不要也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