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政府宣布全面棄核,在二○二二年前關閉境內所有核電廠,成為過去四分一個世紀以來,首個徹底告別核能的主要工業國。總理默克爾領導的執政聯盟,才在九個月前通過延長核電廠壽命,今次急轉彎無非看到民心所向。棄核未見推高默克爾民望,卻令她陷入另一個窘境。
中間偏右默克爾政府的棄核計劃,比十年前社會民主黨和綠黨執政聯盟的退核策略,還要激進。根據計劃,德國全部十七座核電廠,其中八座即時永久停用,包括建於一九八○年前、在今年三月日本福島核洩漏後關閉的七座,以及進行檢查維修的另一座;六座將在二○二一年棄用;運作年期最短的三座,則在二○二二年關閉。
去年九月,默克爾在一片反對聲音中,宣布展開「能源世代革命」,推翻立場中間偏左前政府的決策,把國內核電廠平均延壽十二年,最後一座核電廠運作至二○三六年。默克爾當時聲稱,此舉能夠確保德國獲得最具效率也最環保的能源。
一九八六年,烏克蘭切爾諾貝爾核電廠災難,為核能安全響起警鐘,意大利隨即宣布棄核,德國棄核與否的爭論,卻延續至今。默克爾去年敢於延長核電廠壽命,無非眼見核能使用仍有一批支持者。不過,福島核危機推高反核浪潮,默克爾不得不轉軚。從三月底到本月,德國舉行多場州議會選舉,執政黨連失重地,鼓吹棄核的綠黨,擊敗默克爾所屬的基督教民主聯盟,破天荒奪得地方執政權。默克爾再不改弦易轍,恐怕要付沉重政治代價。
然而,默克爾面臨另一些頭痛問題。棄核無疑順應主流民意,但核電巨擘肯定不高興,政府決定提早關閉核電廠,又拒撤銷核能稅,或被告上法庭。德國核能業每年繳交稅項,高達二十三億歐元,棄核意味着稅收減少。這些還是次要。核電佔德國整體供電百分之二十三,替代能源能否填補缺口,才最要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