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公消費拒曝光 審計署其身不正

國家審計署日前公布年度部門預算時,沒有公開備受關注的「三公」(公款吃喝、公車消費、公費出國)支出,引發內地民眾廣泛質疑。

內地官場愈演愈烈的「三公」消費,不僅浪費了納稅人大量血汗錢,更嚴重影響政府形象。民間要求限制「三公」消費的呼聲日隆,不久前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壓縮中央部門的「三公」經費預算,並要求各部門公開「三公」經費支出,接受社會監督。人們本以為,審計署作為國家最高審計機關,會帶頭執行國務院決定,但結果卻令人大失所望。

審計署的職責是督促所有政府部門及公營機構遵守財政紀律,卻帶頭拒不執行國務院的決定。如此其身不正,如何監督其他政府部門?此事再次凸顯政令不出中南海的弊端,國務院整治「三公」消費的決定顯然是無牙老虎,虛張聲勢而已。

利益集團 竭力阻撓

有御用學者為審計署辯護,說不公布「三公」開支預算,可能出於兩方面考慮,一是怕公布了會有負面評價,二是對甚麼是「三公」消費仍很難界定。

這顯然是砌詞狡辯,「三公」開支公布後是否有負面評價,取決於有關開支是否合理合法,若合理合法,就真金不怕洪爐火。若然開支有問題,更應讓它置於公眾的監督之下。以「擔心負面評價」為由反對公開「三公」開支,實為因噎廢食。「很難界定」的說法也站不住腳,一筆開支是否用公帑支出,是明擺着的事情,要界定一點不難,退一步說,就算政府內部難以界定,更應將其公諸於眾,讓公眾來界定。

不少人擔心,審計署拒絕公布部門「三公」預算,是因為遭受壓力的結果。這顯然並非杞人憂天。事實上,公開「三公」預算是一項重大廉政措施,也是一項改革,必然觸動政府內各種利益集團的特權,更會令貪官們原形畢露,這些人不會坐以待斃,必然竭盡全力阻撓這項措施的實施。在這種情況下,審計署不但不挺身而出,還向壓力低頭,實在令人遺憾。

想當年,國家審計署前審計長李金華掀起一波又一波審計風暴,獲得了陣陣掌聲。但近年的審計報告已不再帶來任何驚喜,現在審計署竟淪落到為「三公」消費打掩護,短短數年,出現如此巨大變化,實在值得深思。事實證明,在現行政治體制下,要杜絕「三公」消費的弊端是不可能的,中南海諸公不要再自欺欺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