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綜合報道】台灣首任巡撫、清末名臣劉銘傳的遺骨,前日在家鄉安徽省合肥市肥西縣大潛山落葬。宏偉壯觀的劉銘傳陵墓耗資二千萬元,佔地逾三個足球場,規格比照清代一品官員,並參照南京中山陵而建。葬禮千人送葬,陣勢龐大,水晶棺更是價值連城。官方聲稱隆重其事是為促進兩岸交流,但網民直指地方政府為開發旅遊,好大喜功、勞民傷財。
劉銘傳陵墓高一百四十六米,佔地三萬三千四百平方米,內由照壁、神道、碑亭華表、石像生、祭祀廣場等組成。陵墓預計下半年在國台辦主持下開放。
安葬儀式前日早上進行,送葬車輛達數百架,劉銘傳在台後裔特意快遞來一包泥土,由家人撒在墓前。隨後劉氏後人將裝着劉銘傳遺骨的水晶球,放入價值五百萬元的水晶棺內。為免水晶棺、水晶墓碑被盜,當局還聘請保安專責看守。而當年跟隨劉銘傳抗擊外敵犧牲的淮軍將領遺骨,也將陸續安放在這裏。
劉銘傳的遺骨在一百一十五年來曾經過六次遷徙,最後安葬家鄉,另有部分骨灰將葬在台灣,台北擬建劉銘傳墓園。
另方面,安徽省長王三運本月十八日將率團訪台,舉辦「銘傳親緣寶島行」經貿活動,推銷旅遊。
劉銘傳一八三六年生於合肥,曾任淮軍將領,是洋務派骨幹成員。一八八四年,已解甲在家的劉銘傳臨危受命赴台灣,抗擊入侵台灣的法軍,隨後擔任台灣首任巡撫(主管一省軍政、民政,從二品官員)。在台期間,劉設洋務、辦新學、修鐵路,對台灣工業化、現代化作重要貢獻。劉銘傳少年時曾登上大潛山仰天長嘆:「大丈夫當生有爵位,死有諡號!」他成名後自號「大潛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