禁止用中國稱呼 馬英九暗藏玄機

馬英九近日向美國媒體解釋,為何要在政府公文中稱呼中國大陸為「中國大陸」、「大陸」或「大陸地區」,而不是稱「中國」,這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決定。馬英九說得冠冕堂皇,實際上暗藏玄機。

表面看,馬英九禁用「中國」,是根據「中華民國憲法」的規定,同時也是為了取悅對岸,防止出現「兩個中國」,但實際上馬英九此舉是為了島內政治鬥爭的需要,封堵民進黨在兩岸關係政策上的調整,防止民進黨與北京的關係有實質性突破。

更湊巧的是,馬英九表示禁用「中國」一詞,恰恰在本欄建議民進黨以中國代替台獨,實現脫胎換骨的變化,並藉此打開與對岸的談判之門,換取中間選民的支持,爭取贏得明年的大選。本欄這個建議,顯然驚動了馬英九,因此乾脆來個釜底抽薪,決定禁用「中國」一詞來稱呼大陸。

「中國」一詞之出現與應用雖已有近三千年的漫長歷史,但它僅僅是一個世世代代根植於炎黃子孫的心靈深處,由地域觀念衍生而來,又帶有文化本位的歷史符號。當時偏安一隅的鄭成功政權也自稱「中國」,而視對岸的滿清政府為蠻夷。

可以說,民進黨若打出「中國.台灣」的旗號,既不違背其長期堅持奮鬥的建國綱領,也沒有衝撞北京的《反分裂國家法》,而且上承文化淵源,下收炎黃之心,可以成為各方都能接受的最大公約數,一舉多得。

馬英九也許正是因為看到本欄給民進黨的建議有極大的政治殺傷力,所以先下手為強,先在政府內部封堵「中國」一詞。看來,馬英九還是有點政治智慧,遺憾的是民進黨有眼不識金鑲玉,或者雖然有慧眼識寶的能力,卻缺乏果斷決策的能力,坐視一個錦囊妙計白白浪費,同時也可能失去政治翻生的機會。

認祖歸宗 一元復始

目前,民進黨內部圍繞兩岸政策展開大辯論,有謝長廷的「憲法一中」,也有蘇貞昌的「台灣共識」,但這些都是新瓶裝舊酒,沒有任何突破,也無法凝聚島內民意,更不用說吸引中間選民的支持。黨主席蔡英文有思想,也想有所作為,卻缺乏魄力,當斷不斷,反受其亂。

本欄的建議,就像是醫治當前兩岸政治頑疾的「金丹」,一旦服下,便藥到病除。事實上,目前兩岸紅藍綠三股政治勢力,誰先用「中國」一詞,誰就在政治上主動,如果大陸有膽量以「中國」代替「中華人民共和國」,更可以站在道德制高點,可惜現在華夏大地缺少軒轅皇帝,無人有高遠的膽識與宏大的魄力。

說到底,歷史是個大循環,當兩岸三地都在「中國」的旗號下,大家認祖歸宗,一元復始,五千年的歷史再度煥發青春,中華民族才算是真正崛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