針灸京劇列非物質遺產

【本報訊】在非洲肯尼亞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會議,昨日通過了將中國申報的項目包括《中醫針灸》及《京劇》,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而會議日前亦通過將《中國活字印刷術》、《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以及《麥西熱甫》三個項目,則列入二○一○年度「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活字印刷術》是宋代畢昇在公元一○四一至一○四八年間發明,在公元一二九八年王禎創製了木活字。用小木塊上刻起凸出的單字,組合排成版面,再印刷成書,發明對世界文化有巨大影響。《中國水密隔艙福船製造技藝》則是福建的傳統造船工藝,艙與艙之間相互獨立,對航海安全起革命性作用。《麥西熱甫》是新疆的節慶、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

活字印刷術 列急需保護

今次的會議為期五日,主要審批列入今年「急需保護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項目和「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兩者之間的分別,主要是前者的存續狀況受到威脅,申報國家需要承諾制訂專門的保護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