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涉違公約 黑市購吞拿魚

一項國際性調查揭露,日本大量消耗藍鰭吞拿魚催生黑市交易,三分之一魚獲非法運至日本,嚴重破壞各國就捕魚量訂立的國際公約。調查指日本公司直接資助歐洲養魚場,以類似「洗黑錢」方式,把漁民超額捕獲的魚獵當成人工養殖出口,加速吞拿魚滅亡。

總部設在美國的國際調查記者聯盟(ICIJ)派出十二名記者,經過七個月調查,針對日本、法國、西班牙等十個國家的吞拿魚分銷商,漁民、養殖戶、以及各國的漁業部官員,發現業內存在官商包庇非法捕魚和黑市買賣的情況。參與調查記者之一的威爾遜表示,有漁民多年來超額捕獵吞拿魚,但監管部門卻視而不見,甚至聯手虛報數量。○七年,法國聲稱捕獵近一萬噸吞拿魚,超出配額的一倍。

日本年消耗全球八成魚獲

調查指,日本自八十年代興食「拖羅」(Toro),直接催生對藍鰭吞拿魚的需求,目前是全球最大消耗國,每年消耗全球八成魚獲。有日本公司自九十年代成立基金在地中海建立養殖場,供應該區過半數吞拿魚給日本。有養魚場以類似洗黑錢方式,刻意報少魚量,再混入漁民超額捕獲的黑市吞拿魚出口。有漁民稱,若發現魚獲超額,會把超額的部分運到突尼斯等國家,以隱瞞實際捕獲的數字。

自九八年至○七年大西洋黑市藍鰭吞拿魚黑市交易額高達四十億美元,大約三百一十二億港元,即每三尾捕獲的吞拿魚就有一尾是透過黑市交易。日本龐大需求是最大誘因,每年佔三十九億港元。雖然國際大西洋吞拿魚保護委員會(ICCAT)○八年訂出新的申報制度,要求提交詳細數據,以便追蹤交易量及打擊黑市買賣,但不少漁民轉而到突尼斯、埃及和利比亞等非洲海域捕魚,以逃避歐盟監察。

濫捕令過去四十年來,吞拿魚的幼苗數量大幅下跌近七成半。其中九七年至○七年減幅就超過當中的一半以上。ICCAT本月十七日在法國開會,討論削減捕獵吞拿魚的配額,除英國外,法國、西班牙、意大利和希臘等地中海國家均反對削減配額。

本報綜合報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