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亞峰會召開在即,原來一直缺席東亞峰會的美國,將在明年正式成為東亞峰會成員國。今次美國派出國務卿希拉妮與會,為明年奧巴馬總統親自出席這項峰會鋪路。希拉妮的亞太行被視為奧巴馬政府實現「重返亞洲」戰略的重要步驟。
東亞峰會原本只是中日韓三國與東盟元首的峰會,雖然東盟是東道主,但中國一直在會場上佔據主角地位。而美國過去對這個峰會一直不予重視,認為不過是區域性多邊平台,利用價值不大。但是美國重回亞洲後,對東亞峰會的價值重估,認為這是遏制中國影響力的重要平台,因此從今年開始,美國便積極介入,而且後來居上,要佔據主導地位。
東亞峰會近年來不斷擴張,包括俄羅斯、印度、美國在內的世界大國相繼加入,就連歐盟也提出要成為成員國。在現有十八個成員國中,傾向美國立場的國家佔了大多數,而支持中國的極少。因此,可以預計美國將在今後峰會中成為主角,而中國將逐漸被邊緣化。
自奧巴馬政府執政以來,「重返亞洲」戰略體現得愈來愈明顯。奧巴馬稱自己是美國第一位太平洋總統,美國國務卿希拉妮上任後首訪選擇亞洲,打破了多年來「先歐後亞」的慣例。而今次希拉妮的亞太之行更是大張旗鼓,她在參加峰會之前,便先與日本外相前原誠司會面,協調立場,並發表美國亞太政策的講話。由於四個月前,希拉妮在河內突然就南海問題發炮,以通行權為由,批評中國在南海的主權要求,因此,不排除希拉妮在今次峰會上再次語出驚人。
另外,美國還積極拉攏印度在東亞制衡中國。美國《華盛頓季刊》曾發表美智庫專家特維尼的戰略研究報告稱,冷戰結束後,美國一直試圖通過推動「友好亞洲力量中心」的上升,來保持華盛頓在這一地區的戰略領導地位。
在印度總理辛格於日本進行「東望之旅」之際,一位美國政府高官在日前接受媒體訪問時說:「我們將印度視為一個東亞大國,而不僅局限於其周邊地區。我們希望印度在南亞以外的區域發揮更積極的作用,無論是貿易、政治還是安全領域。」另一位美國高官則稱:「印度應該在亞洲的地區論壇,如東亞峰會上有更大的發言權。」美國推動印度成為東亞大國,目的是讓印度攤薄中國在該地區的影響力,讓美國從中漁利。
東亞地區已成為世界重心與熱點,美國、印度、俄羅斯都在這個區域競相投入資源,縱橫捭闔,給中國造成了巨大壓力。由於中國與周邊國家大多存在海域與領土爭議,因此極容易被人利用矛盾,集中圍攻。中國龍困淺灘,能否潛龍升淵,考驗北京的智慧與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