緬甸將於下月七日舉行二十年來首次大選,軍政府聲稱今次大選是從軍人統治回歸到文人政府,最終達到民主目標。儘管外界對這場大選普遍持懷疑態度,認為只是讓軍人「脫下戎裝穿上官服」,維持統治於千秋萬世的一齣大戲而已,但軍政府仍然努力粉飾,「做戲做全套」。
軍政府的最新動作,是上周四頒布法令,正式啟用憲法確定的新國旗及新國徽,並隨即在新首都內比都及原首都仰光舉行新國旗升旗儀式。有報道引述緬甸匿名官員稱,收到更改的命令很倉促,而且對於新國旗使用的安排,還有不少令人費解的規定,包括必須由周二出生的人降旗、周三出生的人負責升旗,據說是奉占星師的指示云云。
上述傳聞是耶非耶,外人不得而知,而據官方媒體透露,新國旗由黃、綠、紅三色組成,分別代表團結、和平與穩定,以及勇敢和果決。很明顯,軍政府在大選前夕搞這種小動作,是想向外界營造大選前國內上下同心、氣象一新的大團結景象。也就是說,軍人們並不滿足於高票當選,而且要贏得漂亮,讓外人無話可說。
緬甸上一次多黨選舉,已經是二十年前的事,當年選舉軍政府支持的民族團結黨慘嘗敗績,在近五百個國會席位中僅得十席,敬陪末席,不僅敗給昂山淑姬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連兩個名不見經傳的少數民族黨派,也分別贏得二十三席和十一席。軍政府惟有拋出所謂「先制憲,再交權」的緩兵之計。
對於軍政府來說,歷史的教訓明顯不過,那就是千萬別玩真的。於是人們可以見到,這場廿年磨一劍下的「大選」,軍政府嚴防死守,機關算盡,包括在憲法中加入新條款,限制服刑人員以及與外國人結婚者競選公職,明擺着是針對昂山淑姬而來。更有甚者,○八年緬甸舉行制憲公投,結果以超過九成高票獲得通過,有報道指公投期間適值風災,有人以援助物資作交換條件,誘逼選民投贊成票。
在這種情況下,今次大選繼續由退休將領組成的政黨勝出,已無懸念。問題是,勝出「大選」容易,能否改善人民生活卻是另一回事。緬甸民間醫療機構日前公布一項調查顯示,該國東部地區是全球衞生狀況最差的地方之一,四成兒童營養不良,六成人死於可預防疾病。無論如何,這也是軍政府不可迴避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