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長假期剛過,廣西北海市即發生大規模的警民衝突事件,當局出動大批武警包圍白虎頭村,拘捕村主任及多名村民,全體村民奮起抗爭,搭起簡陋的「臨時村委會」與警方對峙,流血事件一觸即發。
白虎頭村位於著名風景區銀灘附近,當地政府為了改善銀灘的形象,要將該村拆遷,但未能就補償問題與村民達成共識,就「霸王硬上弓」,終激發起群體抗爭事件。
內地經濟高速發展,社會穩定卻背道而馳,儘管當局把「維穩」喊得震天價響,但群體抗爭密集爆發,整個社會深陷「愈維愈不穩」的怪圈。事實表明,維穩治國的路線在中國行不通。據內地多家網站近期做的聯合民調顯示,近八成受訪者認為,「維穩」已經成為地方政府非法行政的藉口,當局藉「維穩」名義不作為或亂作為;七成受訪者認為,「維穩」目的已被異化,當局「維穩」只對上級、政績、烏紗帽負責,根本不理群眾疾苦。
實際上,「維穩」維護的是官商利益集團的利益。非法暴力拆遷,稱之為「維穩」;金礦瞞報污染,是考慮「維穩為重」;公民發帖出書揭爆黑幕批評官員,被指「破壞穩定發展大好局面」;無數上訪伸冤的百姓則被套上「破壞穩定」罪名,投入牢獄或精神病院。這樣的維穩,到頭來只能激化矛盾、引發社會衝突。
更荒唐的是,北京有家保安公司,長期與地方政府簽訂「維穩」協議,專門負責堵截、押送各地進京上訪人員,不僅有「囚車」,還有多處「黑監獄」,肆意扣押、打罵上訪民眾。該公司向地方當局明碼標價收取佣金:「穩控費」每人二百元,「強制費」每人四百元,火車押送特保每天五百元,開車押送每公里十二元,大發「維穩」不義之財。為了維穩保烏紗,這些地方政府竟連公權力都轉讓外包,簡直匪夷所思。
當局這些年來為維穩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僅去年全國用於內部安全保衞的費用就多達五千一百四十億元,接近當年的軍費開支額,而中央公共安全的支出增幅更是高達四成七。可以說,當局是傾舉國之力「維穩」,可惜當今官場追名逐利成風,大小官員在「維穩」大旗下,打着當「太平官」的小算盤,有幾人在認認真真地「維穩」呢?這就難怪,維穩十來年,非但不見實效,還背上與民為敵的惡名。
古往今來,安邦治國都離不開政治開明,吏治有方,民意暢順。反觀當今神州,貧富懸殊,貪腐橫行,民怨沸騰,為政者要讓社會長治久安,既要彰顯法律,確保言論自由,更要讓百姓有冤可伸,有效監督政府。否則光維穩,不改革,百姓沒有生路,社會沒有公正,天下豈有不亂之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