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瑞冥頑不靈 美國改用大棒

《華盛頓郵報》報道,美國決定支持聯合國成立委員會,就緬甸軍政府干犯人道和戰爭罪行的指控展開調查,華府並考慮收緊對緬甸制裁。美國總統奧巴馬去年上台後,向緬甸採取接觸政策,卻未能發揮作用,軍政府依然故我,以高壓手段對付國內民主派和少數民族。華府對緬立場轉趨強硬,宣告接觸政策的失敗,奧巴馬不得不用大棒,向軍政府施壓。

在緬甸反對派和人權組織眼中,軍政府殘暴不仁,無可救藥,偏偏奧巴馬相信頑石能夠點頭,認定接觸可以改變對方,曾兩度派遣美國專責東亞及太平洋事務的助理國務卿坎貝爾,以特使身份訪緬。去年十一月,坎貝爾首次訪緬,為十四年來踏足緬甸土地的美國最高層官員,這次訪問被喻為「美緬關係的突破」。

接觸政策一敗塗地

但所謂突破,並不能帶來緬甸政治環境任何改善,軍政府仍以莫須有罪名,延長軟禁民主派領袖昂山淑姬,隨後透過新選舉法,禁止昂山參與二十年來首次大選,迫使她領導的全國民主聯盟解散。今年五月,也即在全民盟拒絕註冊而崩解後,坎貝爾再次訪緬,他在結束行程後說,緬甸局勢缺乏正面進展,言詞之間,表露出心灰意冷。美國國務卿希拉妮曾為接觸政策辯護,指出單是制裁不能有效影響軍政府,但顯然,兩者並行不能產生甚麼神奇化學作用,反而,接觸政策使軍政府打破孤立,改善國際形象。

以丹瑞為首的緬甸軍政府,被指干犯人道和戰爭罪行,一方面血腥打壓民主派,另方面殘暴統治少數民族。聯合國計劃成立委員會,調查對軍政府的一連串指控,包括三年前鎮壓番紅花革命,殺害強姦克倫族、撣族等族人。委員會或由聯合國秘書長潘基文直接設立,或在安理會授權下成立,但向來支持緬甸的安理會常任理事國中國未必贊同,有美國表態支持,設立委員會的阻力,相信可以減低。

美國對緬立場轉趨強硬,或不能動搖丹瑞,卻可警醒整個領導層;緬甸十一月七日大選過後,權力分布多少會出現變化,新貴必須權衡,是否繼續與民為敵,與西方對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