撐粵語防凋零 廣州責無旁貸

廣州的「粵語保衞戰」,前天終於演變成數千人參與的街頭抗爭,並獲得本港支持者的聲援。因語言紛爭引起民眾上街,要由當局出動警員清場,這在內地非常罕見。這場風波表明,內地民眾的公民意識日益提升,民意表達銳不可當,而當局為建現代化大都市,忽略乃至擠壓方言及本土文化的生存空間,老百姓決不「收貨」。

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今次「撐粵語」行動,導火線是廣州市政協的一個提案,認為亞運召開在即,建議政府將某電視衞星頻道的語言「由粵改普」。與此同時,東莞袁崇煥雕像上刻有「掉哪媽,頂硬上」的金句銘牌被當局剷除,也引起民眾不滿。由於事件背後都有「官方之手」,引起民間「推普廢粵」之聯想,不少網民疾呼「粵語已經到了存亡之時」。

當然,說「廢粵」畢竟言過其實,當今世界有七千萬人在說粵語,再怎麼也不可能因為一家電視台「粵轉普」而瀕臨滅亡,但粵語近年影響式微,尤其在發源地廣州日顯凋零,卻是不爭的事實。譬如,自上世紀九十年代初開始,廣州部分中小學在推廣普通話時強行規定,學生在校內禁講粵語,違者扣操行分,「說二十句粵語,三好學生無緣。」 這一做法維持到今,致使不少家長發現,孩子回家後也不說粵語,甚至對粵語配音的動畫片也不感興趣。

一方水土育一方人,土生土長的嶺南百姓說粵語何錯之有?當年周恩來一再強調,推廣普通話決不是取代方言,教育當局為甚麼偏要將兩者割裂,粗暴扼殺粵語,剝奪下一代說母語的權利?連孩子都不講粵語,粵語還有明天嗎?這就不難理解,一個電視粵語頻道存廢之爭引起的反響之大、延續時間之長,甚至波及境外,的確非同尋常。

文化失落 方言萎縮

更重要的是,方言還是地方文化的載體,粵語與嶺南戲曲、音樂、飲食、老城區文化密不可分,粵語走向凋零,其實就是嶺南文化和生活方式的失落。近二十年來廣州多次大規模城市拆遷和改造,直至近期的亞運工程,文化舊貌換為商業新顏,這對政府官員而言,獲得的是GDP政績,對市民來說,失去的是親切的家園,以及世代相傳的文化環境,甚至連濃濃鄉音都難保。有市民形容,除了講粵語,廣州早已不是昔日的廣州了。這難道不是老百姓為打造國際都市、申辦這個會那個會所付出的沉重代價嗎?

當今神州處於不斷萎縮之中的方言,豈止粵語一家,五年前,一則「孩子不說上海話」的消息,激起上海學者振臂疾呼,掀起一股「保衞上海話」的浪潮。

其實,世界快速向「地球村」演進,與方言萎縮並沒有必然聯繫,各國對保護原住民文化加大投入已經成為世界潮流。就中國而言,強勢方言不止粵、滬兩家,如果當局不採取保護措施,方言保衞戰猶如星星之火,隨時蔓延,陸續有來。今次「撐粵語」風波為執政者敲響警鐘,現在要看廣州當局如何「撐粵語」了。